輪到科道了,世人鞠躬拱手,也是一番喜慶之詞。戶科給事中曹大埜一向想向高拱表達謝意,卻不得入其門,終究有了機遇,也像楊博一樣,不避懷疑,阿諛道:“門生聞得,元翁複出以來,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凡晨理閣務,午視部事。人謂公門無片楮。門生欽仰之至!”
“輔弼掌銓,國朝二百年未之有也。”禦史王元賓道,“況元翁身為輔弼,日理萬機,再掌銓務,安得有喘氣之機?皇上念及元翁已然花甲之齡,一肩而當此兩重擔,一定不允嘞!”
“萬歲爺,萬歲爺!”陳洪已然猜到,此事必是馮保告密,戰戰兢兢叩首道,“馮保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主子並未據為己有,隻是欲……”
“萬歲爺,老奴一貫恭敬高老先生,並未…”陳洪哽嚥著道,皇上不容他再辯,“扒了他的朝服冠帶,帶下去!”
皇上對國政尚且不上心,何況兩所宅子。聽李貴妃說這事,他也隻是一笑了之,並未在乎。可本日,陳洪“一代橫臣”這句話激憤了他,驀地想起這件事,就更加憤怒,他打斷陳洪,嘲笑道:“房產的事,朕本不想窮究。你可知,朕對趙貞吉甚眷顧,隻因他竟敢誣稱高先生一代橫臣,朕毫不躊躇罷了他。現在你也膽敢如此誣稱高先生!那朕也不能留你!”
“再疏請辭!”高拱定奪說。言畢,把堆在案上的公文往一旁推了推,埋頭寫了起來。
張居正微微一笑,未發一語。
世人見楊博、劉自強這兩位當年曾為逐高立下汗馬功績的部院正堂當眾阿諛,有的點頭,有的讚歎,更多的則是跟著提及了阿諛話。
“新鄭!”剛被起用、以吏部尚書銜管兵部事的楊博非常親熱地喚了一聲,高大的身軀彎下來一揖,拱手至額道,“恭喜恭喜!新鄭決策定貢市,歲省邊費豈止百萬!招水西安國亨出而就理,貴州不戰和解;又慧眼識英才,百年蠻賊占有之地一舉克之;整飭官常,恤商改製,一時經略,慷慨直任,不敷二載,皆有勝利。李興化雖為首揆,受成罷了。本日終究名副實在矣,博為新鄭賀,也為我皇上、我國度賀!”楊博因年紀、科舉輩分都遠在高拱之上,不便以“元翁”相稱,即以“新鄭”代稱之。朝廷百官,包含內閣大臣在內,以楊博資格最老,當年恰是他帶頭逐高,迫使高拱去國;冇想到高拱不計前嫌,上疏保舉召用,楊博既打動又慚愧,本日借道賀之機,不避懷疑,當眾把高拱恭維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