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彈劾[第4頁/共4頁]

散官們七嘴八舌一通說,陳宜中有了大抵體味,目前朝廷分為三個家數,氣力最強的仍然是以樞密副使,行軍元帥總督兵馬使張世傑為首的武將派,其次是文天平和陸秀夫為首的文官們,第三股權勢是新插手的一群妖人,他們代替了本來的後黨,成為和楊太後、小天子最靠近的人,固然人數起碼,但阿誰叫劉彥直的傢夥出任殿前司都批示使,手上有兵權,氣力不成小覷。

次日,朝堂之上,監察禦史呂越禮向天子上書,正式彈劾殿前司都批示使劉彥直一乾人等穢亂宮闈、企圖謀反。

陳宜中,兩浙東路溫州府人士,少年時候作為太門生就因上書彈劾權臣丁大全而聞名天下,並稱為六君子之一,從政以後也彰顯了他與生俱來的政治鬥爭上的天賦,先是投奔賈似道青雲直上,賈似道垮台後立即反戈一擊,升任丞相,謝太後被迫投降,將行朝拜托給陳宜中和江萬載,就在逃亡過程中,這位丞相仍然不忘內鬥,架空文天祥,貶走陸秀夫,當第一名小天子因墜海驚懼而身後,陳宜中藉口去占城借兵,一去不複返。

陳宜中捋著鬍子不說話,老奸大奸的他已經明白,此次彈劾已經失利。

但是誰來出頭成了一個大題目,在坐的官員都是人精,出運營策能夠,衝鋒陷陣不可,因而彈劾劉彥直的重擔就落在了覺得年青的監察禦史身上,此人名為呂越禮,是昔日襄陽守將呂文煥的本家侄孫,呂文煥死守襄陽五年後叛降,成為伯顏的馬前卒,呂家滿門皆降,唯獨這個呂越禮孤身南逃,不久前纔在廣州跟上雄師隊,年青人一根筋,脾氣衝,用來當槍使最合適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