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愛國滿足了他們的需求,在靶場上演示了軍火所的鎮店之寶,鎮國大將軍炮。
車間內,幾台鋼鐵機器正在蒸汽機的驅動下事情著,從隔壁鍊鋼廠的鍊鋼爐中煉出的鋼坯進入水箱式拉絲機,拉生長長的鋼絲,然後被車床截成均勻的一段段,衝壓成扁平的鋼環,趁熱鏈接成三尺寬的鋼布,最後的環節纔是手工製作,匠人們按部就班的將這些鋼布製成鎖子甲上衣,領口和袖口用棉布包裹,內襯一層絲綢。
有那識貨的人幾次點頭,鎖子甲也分三六九等,四連環的相對稀少,六連環的就強上很多,八連環的緻密鬆散,乃是鎖子甲中的上上品,但是製作也更加煩瑣,把握這門技術的工匠本身就未幾,即便是諳練工匠製作一領八連環鎖子甲也需求一年的時候,這還不算工本費,鎖子甲的質料是一枚枚藐小的扁平鐵環,這些鐵環需求工匠用鐵絲一個個的加熱、鍛打、扭曲、焊接而成,事情量可想而知。
“工部正在製作新的戰艦,一艘戰艦,能裝如許的炮三百門。”黨愛國仍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如許的戰艦叫戰列艦,小一點的裝二百門炮,叫巡洋艦,另有一種船,能夠在海中潛行,名曰潛艇,能夠從海口進入內河,一向開到蒙前人的眼皮底下。”
鍊鋼用的煤炭來自於流求北部的煤礦,鐵礦石來自山裡的鐵礦,台灣的煤鐵資本都不敷豐富,但對大宋行朝來講已經充足,每天都有船隻從北部開來,運來一船船煤炭,每天都有大量的銅鐵礦石從山裡靠肩挑人扛運出來,送入軍火所的鍊鋼爐。
炮手測量了間隔,陳述說打到一百丈的間隔。
這是一門用青銅鍛造的火炮,采取了空腔注蠟技術,鍛造過程中不會構成氣泡砂眼, 火炮打磨拋光過,表麵鋥亮光滑,精彩絕倫,的確是一件藝術品。
一乾官員瞠目結舌,啞口無言,黨愛國還嫌他們遭到的驚嚇不敷,先容道:“這類八斤鎮國大將軍炮是陸戰用的小炮,海戰用的是口徑更大的鎮國公型大炮,能夠打五百丈遠,用著花彈的話,一炮下去,能毀滅一個列隊整齊的蒙古千人隊。”
這下陳宜中明白為甚麼張世傑會大力支撐工部占用賦稅了,軍火所出產的火炮實在是鋒利至極,這類炮不管用在陸戰還是海戰,都遠遠賽過蒙前人的統統兵器,甚麼回回炮,床弩,輕騎馬隊,十足不在話下,海戰更是占儘上風,間隔百丈一炮就能打沉敵船,由此利器,大宋必將稱霸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