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符前,先要淨心——聚精會神,誠懇誠意,斷根邪念,思惟專注,以及要淨身、淨麵、淨手、漱口,並要預備好生果、米酒、香燭等祭物,另有筆墨、硃砂、黃紙等。對這些用品,羽士先用神咒來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這則故事,雖帶有較著的因果報應思惟,但從中也足以看出施用符咒術與品德涵養的首要乾係。
與唸咒相共同的行動中有一種被稱之為“按山源”的非掐訣手勢值得一提。這是一種念某些咒語時須共同做的行動之一。體例是以手指壓按鼻端下、兩鼻孔之間處。前人以為此行動有驅邪鎮鬼的感化。《雲笈七簽》卷四六《機密訣法?遏邪大祝第九》就談到:“……又叩齒三通,乃開目。徐去左手按山源則鬼井閉門……鼻下山源,是我一身之靈津,真邪之通府。背真者以是生邪氣,為真者以是遏萬邪,在我運攝之爾,故吉惡兆焉。”
(2)水咒:此水不不凡水北方壬癸水一點在硯中雲雨斯須至病者吞之百病消弭邪鬼吞吞如粉碎吃緊如律令。
4、畫符的時候忌諱
掐訣是施用符咒時應加以共同的一種手勢。其感化是可通真製邪。《太清玉冊》說:“捏(也即掐——引者)訣者,以是通真製邪,役將治事各不一。罡訣有七百餘目,今所用者未幾。四維,八方,自四指根逐節數共十二,按十二辰分出:八卦、七星、九宮、三台,各主其所行之事。”這就是說,分歧的掐訣手勢,在分歧的符咒術中具有分歧的服從。如召神要用紫微印這類手勢。其法為以小指從第四指背過,用中指勾住,大指掐第四指第三節,中指掐掌心橫紋,2、四指伸直。它意味著握有紫微大印,傳聞此印能夠“批示統統鬼神及召三十六將”來降伏惡鬼。又如拘邪指:左手指平伸,然後先攏第四指、小指從四指背入中指,勾掐掌心,大指壓中指,曲轉大指頭壓定二指。其感化是拘妖邪至壇前或立獄焚邪,多用於驅邪壓煞。
2、畫符質料
之以是用舌尖書符,是因為舌尖所書之符有很強的“鎮”的感化。因為舌代表心,心在五行中為火,書符所用之硃砂也近於火,如同夜晚在叢林中點起篝火,野獸則不敢近前麵之理而“避邪”,西北為乾,乾為天,“元始”之“天”氣就更有威懾力量了。
第六章其他類符咒
《拍案詫異》卷一七“西山觀設篆度亡魂,開封府備棺追活命”中講瞭如許一件事:符篆這家,不時有人習學,很有高深的在內。卻有一件搗蛋:學了這家術法,一些也胡亂做事不得了。儘有奉持不謹,反取其禍的。宋時乾道年間,福建福州有個太常少卿任文薦的宗子,叫做任道元。少年慕道,從個師父,是歐陰文彬,傳授五雷天心正法,建壇在家,與人行持,甚著效驗……厥後少卿已冇,道元襲了父任……淳熙十三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夜,北城住民相約糾眾,在於張道者庵內,啟建黃策大醮一罈,禮請任道元為高功,主持壇事。那日旁觀的人,何止挨山塞海。內裡有兩個女子,雙鬟高髻,並肩而立,豐神綽約,宛然並蒂芙蓉。任道元昂首起來瞥見,驚得目炫心花,魂不附體,那邊還顧甚麼醮壇不醮壇,齋戒不齋戒,便開口道:“兩位小娘子請穩便,到內裡來看一看。”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