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勒餘道:“那兒子就讓部民去給他們建城了?”
“嘿嘿。”勒餘笑了笑,接著卻還是有些不解,又問道:“父親為何要恭敬他們?和他們說話也太客氣了。”
高長命也揉了揉頭,道:“也冇彆的體例了,依你所言,我們就在威寧築城吧,你管這片海子叫‘草海’?”
勒餘又笑了笑,道:“兒子明白了,用宋官和高氏的名義建了城,再收伏他們像‘四明白彝’一樣,或者乾脆殺了他們。”
“你如果明白了,就得學會恭敬他們。”
阿勒道:“你說的,‘宋人嘛,都想當大官’,他立了功績,遲早是要調走的。到時候,城和田歸誰?”
威寧地處烏蒙高原的中間,自南北朝起便為土著豪族所據,五代以後為烏撒部領地。
阿勒老臉上彷彿浮起一絲笑意,喃喃道:“那位冥王……不簡樸。”
“宋人嘛,都想當大官。”勒餘道:“實在兒子也懂。讓他們屯田,再守著可渡關,田歸我們的部民種,糧食也歸我們,這冇甚麼不好,但為甚麼要為他們建城?”
“自是記得。”
這麼長一句話,勒餘聽了都要睡著了。
李瑕沉吟了一會,道:“這是難以分身之事。昭通、威寧既有五尺道聯通西南,又是高山深穀當中的陡峭陣勢,還是大宋、蒙古的邊疆之地。這是它們的好處。
他做這個決定並非是因為體味威寧的這些變遷,他曉得的也隻要“威寧”“草海”這兩個名字,但他還是找到了五尺道上這個合適建城屯田之地……
李瑕換了一張更大的宋朝邊境圖攤開,指了指廣西一帶,持續侃侃而談。
“名義就是,你得恭敬他,大要上奉他為主。但烏撒部的地盤還是你說的算。”
李瑕話到這裡,停下話頭,沉吟了一會。
“兒子明白了。”
“彆覺得我們這數萬人豆剖在深山裡就能稱王,蒙古、大宋、大理,那纔是大國。我們與這些大國一比,就是雞蛋與石頭。”
“話是這麼說,但他占到我們的地盤來了。”
“阿勒、勒餘父子能承諾嗎?”
此地密林、山溝、洞窟浩繁,到處都是難以通行的陡崖峭壁。
阿勒彷彿感喟了一聲,道:“殺人是最笨的體例。時長日久了,宋官會被調走,蒙前人也也會來討要高氏,不需求你殺人,明白嗎?”
高長命明顯不太放心,道:“萬一蒙軍翻山過來,便可長驅直抵威寧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