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長(zhǎng)國有:擔負一國的君主。務:努力。
【原文】
【原文】
①此謂知本:這一句與上文反覆,程子思疑其為“衍文”。
【原文】
【譯文】
【原文】
①國:仆從社會中諸侯統治的處所叫“國”。
③慮:行事思慮精密、周到。
【註釋】
【原文】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①。”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②,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冇世不忘也③。
《詩經》說:“家庭當中豪情和諧,兄弟之間連合和睦。”隻要先使一個家屬兄弟敦睦相處,連合和睦,而後才氣教養普天之下的百姓。
⑤好(hào):愛好。
七.釋“誠意”
②未之有也:即“未之有也”。之:指代文中所說的本末倒置的環境。
②宜兄宜弟:此句出自《詩經·小雅·蓼蕭》篇。
九.釋“修身齊家”
事物都有本有末,有始有終。曉得事物的前後挨次和規律,就靠近大道了。
③哀矜(jīn):憐憫、憐憫。
⑧俾(bǐ):使。不通:不被重用。
【原文】
子曰:“聽訟①,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儘其辭②,大畏民誌③,此謂知本。
【原文】
⑥驕泰:嬌縱放縱。失:喪失。
【原文】
【譯文】
生財有大道①。生之者眾,食之者寡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③!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④。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註釋】
①《秦誓》:《尚書·秦誓》篇。
【註釋】
【註釋】
③傳(zhuàn):名詞,指教員講授的知識,厥後通稱解釋典範的筆墨著作。
如切如磋,道學也②;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③;赫兮喧兮者,威儀也④;有斐君子,終不成諠兮者,道大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⑤。
⑥著:閃現。
六.釋“格物致知”
【譯文】
①“《詩》雲”句:此句出自《詩經·周頌·烈文》篇。於戲(wū hū),歎詞。此句是墨客歎讚宿世聖王的德澤傳播深遠,令人不忘之意。前王,指周文王。這裡泛指當代賢王。
【註釋】
①迸:逐,擯除。四夷:泛指我國邊陲的少數民族,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叫做四夷。
④帥:通“率”,帶領,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