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對此是無可何如,西北之地人丁希少,貧乏合適的兵源,朔方軍統共也就一萬五千兵,雖以馬軍居多,但仍隻能守城,應對遼軍精騎就顯得很有力了。
公然次日就有探馬回報,王彥超還真率兵北上了。李光儼接報心下暗喜,驀地加快行軍,於冬月月朔下午達到安樂水以北的平原,此處距溫池縣僅四十裡,剛好此時五彥超部一萬二千人也到了,因天氣已晚,兩軍便隔河十裡安營,互派標兵探馬小範圍交兵,各有斬獲。
幾天後,史彥超率五千鐵騎軍走環、慶白馬川北上趕來,傳聞王彥超大敗後,隻得向西繞道安樂州軍鎮,趕到溫池見王彥超軍容不整,士氣降落,暗內裡對薛處存調侃道:“這廝連萬餘雜羌都打不過,竟與某同名,真是羞與這報酬伍!”
史彥超當即謄寫湊報,派人送去東京,次日率本部五千騎出城邀戰,李光儼冇傳聞過史彥超的大名,派野辭茹朗出戰,成果被打得大敗而回,若非他策應及時,野辭茹朗差點被史彥超擒獲。
而同時,顛末五六天,李光儼也在橐駝口修建了一座臨時軍寨,留下弟弟李光信率五千兵駐防,與副將野辭茹朗將兵一萬五千人直撲溫池,一起大張旗鼓,用心走得很慢,以圖吸引駐兵白馬川的王彥超部。
而河北方麵,幽州蕭思溫也派楊袞率兩萬騎南下,但成德節帥袁彥早有防備,與滄州橫水兵沿深州滹沱河與樂壽的漳水一帶設防,楊袞屯兵瓦亭關南下不得,四下襲擾皆被擊退,兩邊處於對恃之勢。
橐駝口位於延、慶兩州北部交界處白於山北麓的丘陵河穀坡地,地形環境龐大,位置也很險要,此地距青剛嶺北麵白馬川王彥超駐營地約百裡,距安樂水溫池縣王景所部約一百五十裡,距延州蘆子關則八九十裡,此四地剛好互呈犄角之勢。
冬月初三,對峙了一天後,王彥超所部糧草垂危,又探出敵方兵力與本身差未幾,便趁天還冇亮拔營,想敏捷趕往溫池,不想他麾下雄師一開赴,李光儼聽到動靜,頓時派野辭茹朗率五千騎先渡河保護追逐,主力隨之跟了上來。
直到十一月中,史彥超的湊報送到東京,郭榮目睹河北、河東皆無大礙,估摸著西北也能穩住,不料局勢日趨惡化,此時又正籌辦南征,這下又不得不滯留,頓時大為憤怒,下詔峻厲怒斥王景與王彥超,並派吳延祚南下壽州,替代章鉞回京。(未完待續。)
“這……還是休整幾日再作計算,再說王使君所部士氣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