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玉娘產育景琰以後,乾元帝一向想著玉娘再懷一胎生個兒子出來,到時不管母以子貴還是子以母貴都是個說頭,可喜信久久不至,偏在此時彷彿有了動靜,乾元帝聽著這話,也不知是喜是憂。接著李源奏章以後,乾元帝次日便遣了密使往陽穀城查謝家秘聞,不過七八日,那密使隻怕還未曾到陽穀城,他要這會子去了合歡殿,如果查實玉娘確是玉娘,自是個皆大歡樂。可若玉娘是阿嫮,他這會子就疇昔了,今後可還如何放得下臉來!難不成績將錯就錯?可她那樣當他傻子哄。如何忍得。若玉娘是玉娘,這一胎不管男女都是功德兒;可若玉娘是阿嫮,是個女兒也就罷了,是個兒子,今後如果起了甚麼心機,又如何結局?

從溫室殿往合歡殿路途頗遠,又時價夏季,這一起走歸去,如果凍出個甚麼來可如何好,秀雲等苦勸了回,見玉娘不肯坐肩輿,隻得抬著肩輿在後跟從。玉娘藉著走歸去的這一段,將她服毒復甦後的事,細細梳理了回,自發並無多少疏漏,這才略略放心。

說來這蘭花兒並不是謝家的家生子,不過是簽了幾年活契做的是粗使活計,並不能到太太女人跟前奉侍,因著機遇也到玉娘跟前走過兩回。待得玉娘進宮得寵,謝家遷往京都,除著家生子,簽活契的下人一概放了出去。不想這蘭花兒很有些誌向,仗著曾在謝家乾活,逢人吹噓她奉侍過當今的寵妃賢妃娘娘,這耳目便將蘭花兒帶回了京,交在了李源手上。

李源本來還要采集些證據,好做成不是也是的鐵證,不想出了“窺測帝蹤”這事,李源隻得倉促上本。雖李源有幾分信心,卻也怕自家猜錯,到時乾元帝見錯疑了貳心上的人,需求遷怒。李源為人夙來狠辣,曉得乾元帝是必然會遣人往陽穀城來查的,竟是搶先一步趕往甘露庵,將庵裡尼姑殺儘,又燒得一把火,用心將金飾灑了一地,做成了粗看是劫殺細瞧倒是殺人滅口的局麵,好今後栽贓嫁禍,連著蘭花兒也冇逃出性命去。

因先有景明之死,後有李源這一本,這一年的正旦未央宮中也未大肆慶賀,這些光陰中,乾元帝還是絕足不往合歡殿去。到得出了正月,雖還是未見乾元帝有甚麼新寵,可內朝外朝已垂垂有昭賢妃得寵的風聲傳開。疇前玉娘得寵時,多少人往合歡殿阿諛,現在見露了得寵的苗頭,那些巴結的雖不說做了鳥獸散,也來得少了,直將合歡殿高低都氣個仰倒,便是這時,前去陽穀城查謝家秘聞的密使也返來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