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辭江督[第1頁/共8頁]

他原想先批奏疏,再批古文,再批詩詞,他乃至還想為九弟批幾部小說。當時帶兵的將領大多喜好讀《三國演義》。曾國藩討厭這部書,他以為書中講的兵戈的事純粹是胡扯。他看重的是《紅樓夢》《水滸傳》和《閱微草堂條記》。特彆是《紅樓夢》,把情麵世態寫得那樣入木三分,常令他拍案叫絕。他曉得曹沾是前江南織造曹顒的兒子,還特地到江寧織造局去細心地檢察過署中的花圃,尋覓大觀園的舊跡,並興趣勃勃地向織造春年扣問曹家舊事和五次接駕的盛況。關於這三部書,曾國藩有很多感觸,他也想與弟弟筆談。現在又要出征了,隻得擱下。為表示對這件事的正視,他要紀澤將已完成的奏疏批解部分,恭恭正正地用小楷謄抄好,命人送回荷葉塘。

曾氏為九弟所選匡衡、賈誼等人的文章,以《鳴原堂論文》冠名,收在其選集《詩文》卷中。曾國荃的序文說:"國荃少侍公京邸,從而問學,壯歲展轉兵間,隨公馳逐江西江南諸行省,賴聖天子威德,大功告蕆,兄弟荷蒙殊寵,惴惴焉,懼以鄙人致罪戾,乞身歸裡。公慮其昧所擇也,選古今名臣奏疏多少首,細批詳評,命之曰《鳴原堂論文》,國荃受而讀之。蓋人臣立言之體,與公允生得力之地點,略備於此。"老九回籍後,曾國藩鼓勵他百戰返來再讀書,而他從小就對讀書貧乏興趣,這點,做大哥的天然清楚。眼下老九雖處境倒黴,但他畢竟立了大功,又以巡撫之高位開缺,且年富力強,此後必有複興之時。翰林出身的大哥有任務幫忙兄弟在學問文章方麵進步一步。這半年來,曾國藩疇前代聞名奏疏當選了匡衡、賈誼、劉向、諸葛亮、陸贄、蘇軾、朱熹、王守仁等人的十七篇,臨摹經筵官給皇上講經的情勢,對每篇疏從內容到行文分段予以詳細批解,最後又給一個總評,並針對此篇再闡述一段為文之道。曾國藩自傲,當今天下,上自帝師,下至鄉塾,能對曆代名奏疏闡發得如此深切邃密的人未幾。他從內心樂於做這件事。他要以此作為酬謝九弟的禮品。

"他這麼焦急,就來接篆了?"曾國藩內心頓時不舒暢起來,他揮手對孔巡捕說,"曉得了,你出去吧!"以這類態度對待本身的對勁弟子、江蘇巡撫、一等肅毅伯李鴻章,使孔巡捕大出不測。他不敢再問,悄悄退了下來。剛出門,又被曾國藩喊回:"你到妙香庵去稟告李中丞,就說我今下午去拜訪他。"轉眼之間的俄然竄改,更使孔巡捕摸不著腦筋。他承諾一聲,便飛馬奔出總督衙門。孔巡捕那裡曉得,就在這轉眼之間,曾國藩的腦筋裡想了很多很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