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新議(七)[第2頁/共3頁]

‘就這麼結束了?’韓鐘一時候欣然若失。

犒賞發下來後,城內因為慘烈的戰事而變得凝重起來的氛圍,頓時煙消雲散。

神機營第十九批示、第二十二批示,真定路第二將第三批示、第四批示,曾經在他旗下作戰的軍隊,帶著慘痛的傷亡喪失,已向南迴返。

如何措置好與那些將領之間的乾係,就成了韓鐘的困難。一群驕兵悍將,必必要遵循規定來分派,但也不能過分鐵麵忘我,而疏離了這些本來能夠拉攏的同袍。

軍需永久都存在缺口,糧草補給始終被放在第一名,為保萬全,運輸上來糧秣幾近跟實際需求相稱,本來隻是當場征集的彌補,卻已經能夠滿足火線軍隊的需求,占用了太多不該該占用的運力。

王厚就很乾脆的把這個非常毒手的苦差事丟給了韓鐘。

遼國請和的手劄,如雪片般一封封送到了京師。遼國請和的使臣,也在天門寨外的車站中等待了半個月,等候東都城發來答應進京的覆信。

遼國南邊本是富庶,而在遼主大敗於天門寨以後,契丹人對處所上的節製力大大降落,固然官軍展開反攻後,遼人隨即采納了堅壁清野的焦土戰略,派出軍隊強行征集糧草囤積在各處據點中,但效力乏善可陳,反而遭到處所豪強的反擊,更給了官軍當場征集的餘裕。

有了錢的兵士,還冇有從之前命懸一線的戰地餬口中走出來,涓滴不顧今後,花起錢來如同散財孺子,販子、妓。女的買賣如此火爆,使得隨軍的安然號分號開出的存單,數額最大的都超越萬貫了。

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不但是他曾批示的軍隊,這一仗、定州路、真定府路兩路聯軍,無不傷亡慘痛。

可用於今後,韓鐘想。

真的打不下去了。

“韓機宜。”一名書辦小跑著上了城頭,手上拿著公文夾,翻開來遞給韓鐘,“這是要機宜具名的。”

‘真是不想結束啊。’

這是韓鐘從他父親那邊聽來的經驗。

在韓鐘看來,運送如此超越需求限度的糧草實在是華侈,實在隻要一半的分量就已經綽綽不足。

韓鐘猜想著。

他的父親為甚麼能夠得西軍軍心,無數關西男兒在他駕前甘心效死不辭。那是因為設病院救人,保障運送安人,率軍建功捧人,更因為他的父親會做人,能得人。

一輛軍需列車,在車廂外張掛著火線大捷的露布,從涿州城外的車站解纜,向南駛往開封。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