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老子收了四川,這數萬士卒滿是老子的!到時看你能奈我何?劉文秀隻感覺熱血上湧,對身邊的親兵喝道:“傳令下去,埋鍋造飯,飽食以後,渡河圍城!”
李元利把特勤大隊的人全都派了出去,一麵周到監督劉文秀雄師和吳三桂在保寧的動靜,一麵去聯絡高信部,至於王拙帶領的中路軍,有保寧隔在中間,派人去很有能夠失手,隻要把但願依托在王拙身上。
李元利感覺要把這事情跟他麾下的將領們都說一下,今後的戰役中,必然要優先把仇敵主將處理掉,這對於大興軍今後的生長絕對有好處。
“王爺,不如等重慶的白將軍來了,我們合兵一處再行攻城?”張先璧看似豪放,實則怯懦,他向劉文秀進這一言,卻不是擔憂戰事倒黴,而是想等白文選自重慶來後合兵一處,到時人一多,攻城之時自已就好虛張陣容,從而儲存氣力。
劉文秀“哼”了一聲道:“吳三桂被我們一起攆到保寧,早已是損兵折將,現在隻能困守空城,我們圍城猛攻,不消幾日就能攻破。卻不曉得東寧候是在驚駭甚麼?”
想到孫可望,劉文秀眼中閃過一絲恨意,大師同為大西國天子張獻忠的義子,同為大西軍“四將軍”之一,就因為他年紀大,還認得幾個字,就做了統統兄弟們的大哥。莫非咱老子不是詩書傳家、知書達禮?做大哥也就算了,他還想騎到大夥頭上作威作福,乃至還想當天子!這是想讓咱老子們見了他就叩首麼?
劉文秀屢勝輕敵、貪功冒進,此戰多數是要得勝,何如他是雄師主帥,不采取諫言,自已也是無可何如!
一旁親兵正要去傳令,劉文秀卻又叫住了他:“本日天氣已晚,雄師先安營安息,明日再渡江圍城!”
現在這類好處就表現出來了,張光萃死在亂軍當中,那是他自已命不好,誰都說不出甚麼牢騷。那些大順軍老卒一聽這支名叫大興軍的軍隊竟然是本來的忠貞營,一下子都欣喜非常。
一旁的王複臣趕緊說道:“王爺,還是不要圍城吧!我們現在隻要幾萬人馬,一旦圍城,必將就要分離兵力,到時吳三桂衝將出來強行衝破,怕是要抵敵不住!”
李元利不由得暗自光榮,幸虧先前在疆場上打死了張光萃,不然到現在還真不好措置,如果收納張光萃,他隨時有能夠反叛,如果殺了他,他部下那些跟了他多年的將士必將會挾恨在心,要想安穩收編這些人必定是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