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創出一陽指絕學的段家先祖以後,段家子孫固然世代習練,卻再難有功候成就趕上先祖之人,成績最高者也不過三品境地,普通來講能夠達到四品境地便已算是頂尖人物了。
當下鳩摩智便彆離將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拈花指,多羅葉指和無相劫指各自演示了一遍。先是假作拈花而笑,輕溫和緩間便將衣袖點出數十個布洞,又以多羅葉指力碎木箱、鐵鎖,再以無相劫指於無形無相見將先前碎箱所造的木質、金屬碎片攪亂如飛,指力之強,伎倆之妙,無不令天龍寺眾僧暗自歎服。
說到這裡,他將雙手悄悄擊了三掌。門外頓時又兩名男人抬了一隻檀木箱子出去,放在地下。鳩摩智袍袖一拂,箱蓋無風自開,隻見內裡是一隻燦然生光的黃金小箱,鳩摩智俯身取出金箱,揭開金箱箱蓋,從中取出來三本舊冊。他順手翻動,本因等瞥眼瞧去,見冊中有圖有文,都是原墨所書。
“外魔來時,如果吾等道淺,難用佛法點化,非得脫手降魔不成,該用何種工夫?”
本因、本觀、秘聞、本參四僧見了鳩摩智獻演三種指力,都不由怦然心動,曉得三卷奇書中所載,確是名聞天下的少林七十二門絕技,但是否要將天龍寺的鎮寺絕學六脈神劍另錄副本與之互換,確是大費遲疑。
鳩摩智身為吐蕃國師,何其善於察言觀色?一見世人這般表示,就曉得幾人已經心動了,當即趁熱打鐵的說道:“小僧年青識淺,所言一定能取信於眾位大師。但這上麵所載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三門指法,小僧倒是稍有瀏覽,無妨先在眾位麵前獻醜。”
就聽鳩摩智道:“本因大師所言甚是,隻是小僧曾在慕容先生麵前誇下海口,言小僧身為吐蕃國師,與大理段氏無親無端,吐蕃大理兩國,亦無親厚邦交。慕容先生既不便親取,小僧情願代庖。大丈夫一言既出,存亡無悔。小僧對慕容先生既有此約,決計不能食言。”
天龍寺眾僧也曉得鳩摩智此言並非是簡樸的虛言恐嚇,吐蕃國自國主而下,大家崇信佛法,便與大理國無異,鳩摩智身為吐蕃國師,極得吐蕃國主信重,而吐蕃國又對大理向又覬覦之心,如果鳩摩智成心鞭策,隻怕兩國真的會大起兵戈。吐蕃強而大理弱,如果戰事一起,大理國隻怕情勢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