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整齊荇菜,擺佈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轉反側。整齊荇菜,擺佈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整齊荇菜,擺佈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看著閉月羞花的陰麗華,這首詩再度從劉秀嘴裡脫口而出。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覺得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覺得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覺得好也”陰麗華羞怯地迴應劉秀。
陰麗華聞聲回顧看去,公然看到了劉秀。她站了起來,麵有愧色地對劉秀說:“妾身……”陰麗華頓時不知如何開口。
劉秀熾熱的目光令陰麗華不由生出羞怯,不敢直視。
劉秀與陰麗華的恩愛乃是真情透露,然縱使敬愛之人在懷,劉秀不免會偶爾沉湎,但畢竟貳心中另有抱負,又身負血海深仇,他並冇有真正的閒下來。紅袖添香是一回事,但誰說紅袖添香不能有所得呢。劉秀鑒於之前所經之戰,雖幸得勝,卻自知兵法上多有不敷,便趁機苦讀研討,以備來日之戰。在劉秀苦心研讀之時,陰麗華便在旁相陪,遣附近之人守在書房外,本身素手研墨,泡茶以待。而為免劉秀不知頹廢,陰麗華便趁劉秀喝茶的工夫以昔日戰事相問,言語間儘是獵奇與佩服。劉秀自是向陰麗華緩緩道來,言罷多少有感而發,直道當時書到用時方恨少,彼時某戰應如何如此。陰麗華偶爾會說幾句,卻對劉秀來講有拋磚引玉之效,常常令劉秀有所得,繼而揮筆寫下。為此,劉秀非常欣喜,內心對陰麗華更添愛好。相談甚歡時,劉秀常常會忘懷心中苦痛,儘是稱心。而旁人透窗見此,自是好一番紅袖添香之景。
那青玉見麵前俄然呈現一個黑影,頓時大驚,正想奉告陰麗華時,看清來人竟是劉秀,不由得驚奇地喊道:“姑爺。”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劉秀浩浩大蕩地重新野迎回陰麗華,於宛城大將軍府結婚。
而後,陰麗華祭奠劉縯不再是一小我,而她今後便在劉秀的內心深深的紮了根,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哪怕有一日他對陰麗華不再有愛,陰麗華仍然是貳內心最保重、最密切的人,隻因最艱钜的光陰裡陰麗華是他獨一的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