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早有籌辦,天然駕輕就熟。當下也不客氣,依言娓娓道來。前段與耿超日前所述並無兩樣,後段於群臣而言則為新篇,隻是他諸事均是親曆,現在臚陳的表情與角度截然分歧,此中細節與關頭轉折處更加驚險抓人。世人時而揪心扼腕,時而長歎相慶,感同身受之餘莫不心折不已。
“皇上萬歲萬歲千萬歲!”楊致依言出班,上前躬身長揖道:“臣飄離在外如同幼兒失母,無時不刻不在思念皇上與大夏。幸得皇上洪福庇佑,臣楊致,返來了!”
一曲歌罷,兩鬢斑白的樞密院太尉陳文遠竟然向楊致躬身行了一禮:“壯哉!忠武公此詞派頭弘大豪放雄渾,曲調朗朗上口,大振我大夏國威軍威!老夫在垂暮之年能聞此天籟,死亦無憾!”
2、關於伐鼓、鳴鐘、靜鞭等朝儀,有興趣的看官可上彀查辦其詳。鄙人但求言能達意,諸位大可一笑而過。看文是了圖個輕鬆的消遣,我會儘量寫得直白瞭然。如各位看官需求,有些東西我會在ps中附以簡樸申明。
故事殺尾後,朝堂之上一時竟是鴉雀無聲。溢美之詞已由天子親身操刀極儘肉麻之能事,如果再給他請功讓天子如何下台?楊致還覺得世人思疑他的忠心水分多多,靈機一動又補上一記煽情的狠招:“皇上,臣遊走大漠時感長夜難眠,有感而發偶得一詞,名曰《精忠報國》。臣自請獻醜,就此為皇上伐鼓而歌。”
世人目光中頓時儘是鄙夷與不屑:誰不曉得奏請封賞是個錦上添花的順水情麵?如果這惠而不費的情麵那麼好送,哪兒還輪得上你在這兒抖機警?你不知死活的給天子出困難,他冇準兒連你們幾個結拜兄弟一塊兒給清算了!
3、吉利的構思是由多少個章節連成一個小故事,再由多少個相對獨立又能前後照顧關聯的小故事連成全篇。至於過分焊縫是否天然油滑,那就是我的程度題目了。為免諸位看官感受高聳,為後續情節做些鋪墊必不成少,請勿對註釋絕望。
“皇上駕到,眾臣早朝!”跟著執禮寺人一聲呼喊,滿朝文武儘皆整肅儀容山呼萬歲施禮叩拜。楊致隻在宿世時裝影視劇中見過這般氣象,現在切身參與此中又彆有一番感受:誰坐上了那張金碧光輝寂靜廣大的龍椅,便意味著斑斕江山儘在其腳下,億萬生靈俱在其掌中。難怪當年漢高祖劉邦見到非常拉風的秦始皇,會收回“大丈夫當如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