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3頁/共3頁]

普通的軍馬都是分五等,河北路的代價就是二十二貫到二十八貫,而河東路則是十四貫到十八貫,一匹馬就差近十貫。這還是與契丹交界的地區,開封府的馬價還要再加上幾貫。而現在宋軍戰馬的最大來源地西北,品級分得更細,一共二十三等,代價從最低八貫到最高三十五貫。而最好的蕃落貢馬,也分三等,普通的二十五貫到七十五貫,禦馬則是六十貫到一百一十貫。至於西域產馬最盛的高昌國,好馬一匹值一匹絹罷了。西北的馬價最低,而最上等的代價比其他處所高出一截,是因為天下好馬均出於西北,彆的處所冇有達到那邊高品級的馬匹。徐平現在騎的馬,便就是在西北值約五十貫的絕好之馬。

幾小我籌議以後,馬的數量便就定下來。向契丹使節說是三萬匹,他們承諾最好,不承諾就還價到兩萬匹。交割都在秋後,銀絹仍然是由三司搬運到雄州托付契丹,馬匹則由契丹運到豐州,宋朝在雲內州收取。

富弼道:“契丹貧困,這是必定之事。我們感覺錢未幾,他們卻一定如此。”

範仲淹也有些難堪:“都護,一年兩萬匹,數字委實大了上些,契丹必定不允。不是值多少錢,而是資我軍旅,禁軍有馬可騎,契丹更加不支。”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