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古水縣走出的女子,走削髮鄉近十載,返來身負四海名。
姚蕙青返來不到半年,從南興郡主成了大齊郡主,她與暮青年紀相仿,卻至今尚未婚嫁。這陣子,瑞王府的老王妃高氏進宮來了兩趟,說建安郡主蘭心蕙質,兩人甚是投緣,想求宮裡賜婚,將姚蕙青賜賚瑞王為妃。
暮青倒無遺憾之色,反倒哼笑一聲,把喜巾往衣箱裡一擱就倚入帳中,眉眼裡的意味再較著不過――要撒你撒,撒完你清算。
殿內擺著的瓷瓶寶器、百寶快意、玉杯玉盤皆是將作監按當年馬車裡擺過的器樣燒製的,連牡丹花草、香果糕點都與當年一樣不差。
殿內張燈鋪錦,帝後立在龍鳳好合、琴瑟和鳴的五色織錦喜毯兩側,聽著禮唱,三叩三起,博袖佩帶在雕梁玉柱上交叉出如夢似幻的畫影。天子大婚冕冠上的垂旒在步惜歡的眉宇間碰撞出幾分恍忽神采,鼓樂禮唱聲彷彿從耳畔遠去,麵前浮光掠影,晃過當年戲裡的嫁衣、提筆寫下的婚書和那落款上的日子――元隆十九年三月十六。
當年陪她計殺嶺南王、勇闖天選陣、縣廟屠惡、義保鄂族的將士們,她曾覺得本日難全,但本日見之,全員皆在,縱有傷殘者,亦是彼蒼眷顧,該當拜之!
直到女官複請坐帳,暮青纔回過神來,不由笑本身,莫不是被鳳冠壓蠢了,不然如何也信這些了?不過是民風罷了。
姚蕙青望著暮青的背影,深深一禮。
她說……
江上,海軍戰船已迎候多時,一名男人正憑欄北望,姚蕙青落駕登船,見到男人時端量了好久,差點兒冇認出來。
一身誥命行頭的楊氏陪在一旁,見女官為暮青敷著珠粉,眼中不由含了淚。崔家能有本日,皆是托了當年遇見皇後孃娘之福,伴駕多年,今見此景,竟有幾分嫁女之感。
朝中和宮裡皆在為大婚的事兒繁忙著,唯獨暮青遊離事外。
新都城擇址一事在朝中並未引發爭辯,群臣分歧以為嶺南滇州城最為合適。嶺南地處大齊邊境當中路地帶,滇州城更是據要塞險關易守難攻,且城中前些年剛巧新建了一座行宮,的確是天賜之選!
侍衛們得知此過後,方纔返來複命。
“為夫另有一願,娘子可願成全?”步惜歡將冕冠與鳳冠擺去桌上,回身端著兩隻酒盞,笑吟吟地望著暮青。
高氏、楊氏及宮人們倉猝見禮,步惜歡身後跟著一眾宮人,捧著文房四寶、綾羅貢錦、金銀美器、脂粉金飾、美酒福果等物,一進殿,步惜歡就下旨厚賞宗親誥命、闔宮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