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帝後大婚[第13頁/共21頁]

暮青走下來,親手將盧景山扶了起來,“若無當年將軍等人護駕南渡,陛下不會親政,也不會有本日的大齊。我對此恩也無覺得報,僅能藉此事了結將軍之願,盼將軍……餘生安好。”

老仵作一臉驚奇之色,心道真是世道不一樣了,連義莊都有人當作名勝之地旅遊來了。他見年青人很有氣度,倒是一介布衣,揣摩著莫不是本年縣考未中的學子,心灰意冷,想入仵作行了?因而探聽道:“這位後生莫不是想入行?老朽正缺個徒兒,見你膽小,許是塊料,無妨入個行?我們仵作行現在可不在賤籍了,是正兒八經的官籍,後代子孫想科考入仕、參軍報國,可都使得哩!你要有本領,當仵作有朝一日也能是一方刑吏,不非得走那條恩科的路!你曉得關州鎮陽縣的仵作嗎?調去刑部當差了!這在疇前哪敢想啊?你生在好世道,切莫自棄啊!”

暮青走出內室,迎著初露的晨光朝空蕩蕩的主屋一拜,朝雲秋山一拜,再朝鄂族中州方向外公與外祖母的衣冠塚一拜,而後纔在禮官的唱報聲中出了暮家小院兒。

禮官居前,大纛緊隨,十二匹禦馬牽引著導駕車隊,後為十二重禁衛引駕,列於駕後的是當年江北海軍的五萬兒郎。

當時在船上,阿青提出放姚蕙青和老熊的家眷過江時,他本該提出放了季延。但盛京之變那日,他有愧於她,她又指瞭然外公中箭之事有疑,他實在冇甚麼前提能跟她換人了……恩師年齡已高,本覺得他會抱憾而終,冇猜想會有本日的轉機。

元修邁進花廳,獨自退席,一坐下就問道:“如何又返來了?”

這場盛事,此時不過方纔開端……

“那倒不是。”季延咧嘴一笑,半真半假地答,“這些年我閒得發慌,靠讀書習武打發光陰,把疇前祖父命我熟讀的史論兵法都讀通了。”

一場雨後,暑氣稍散,暮青感覺神清氣爽了些,因而便微服出了宮。她乘著馬車去了趟城西義莊,去了趟春秋賭坊,顛末當年背屍出殯的長街,顛末廢置的內廷美人司,顛末兵部職方司衙門――當年的西北軍征兵處,最後停在了城南的福記包子鋪門口。

神甲軍乃皇後親衛軍,雖僅千餘眾,卻披戴神甲,身藏神兵,刀槍不入,削鐵如泥。神甲之貌奧秘,世人鮮見,現在為送皇後出嫁,侍衛軍駕馭駿馬,儘戴神甲,伴駕擺佈,鳳車彷彿行於在萬丈金輝當中,威儀之盛,千古難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