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活人分開軍中,又是於國有功,並非軍齡到了而不再退役,五兩銀子就此打發,還不如死人,隻怕這些將士心中也有不平。
天子問及關內部落景象,程謹安與天子細細說了這一年的戰果。
殺人如麻,隻這四個字都能嚇死一堆高門貴女。
程謹安就道:“臣與元帥及常將軍自幼一道長大,自是情分非常,凡人不成比。”
“就你多話。”天子瞪了蕭安一眼。
天子本想罵蕭安幾句,但看著她那隻空蕩蕩的袖口,話到嘴裡就變得和緩了一些,“之前陣亡將士的也都做了帳,已經發得七七八八了,怎的這回陣亡一萬多人,卻要撫卹銀十萬多了?”
一個不可的將軍,如何壓得住上麵的將士們,蕭安也並不是冇有顛末各種考量,現在的三關和六關一樣,將軍都是要有強大的武力做後盾的,她落空了一隻手,即是落空了一半的武力,乃至還不如當初的一半,不退等著被逼著退,就丟臉了。
蕭安要權益捏得不緊,就壓不住三關裡的人了,這會兒擺出一副不為權勢的模樣,天子就是傻了都不信。
國庫不豐是究竟,邊關兵戈太破鈔也是究竟,江南水患更是究竟,老百姓的存糧被商賈高價收得流向邊關是究竟,天子不忍百姓刻苦,情願花銀子尋百姓買口糧救濟江南也是究竟。
蕭安被天子看得背後一陣寒,趕緊退了一步,一雙眼睛無辜得很。
天子又看了被閉嘴的蕭安一眼,硬是感覺實在這兩人青梅竹馬真的是挺合適的,誰也不嫌棄誰殺生重了。
在這之前,戶部還在與天子叨教,是否束縛江南蒔植棉花麵積,好讓江南不至於災害之時無存糧可應急。
固然群臣們各自都帶了些謹慎思,可從大義上他們是冇錯的,反而是天子支撐蕭安有些窮兵黷武了。
隻要彆扯甚麼邊關將士寒心,滿朝文武都不是好東西就好。邊關將士是為老百姓守邊關的,這是大義;是為天子守邊關的,這是大忠。當然守邊關裡庇護的人內裡也有群臣,這個就不好說了,也不怪群臣不敢搭話。
蕭安這才放心的走了,實在她也想去見太子了,恰好還在想尋個甚麼樣的藉口,冇想到天子就命她去探病了,心中倒有些歡樂。
天子與蕭安道:“蕭卿啊,那也是朕的子民,邊關將士為守國門陣亡,朕也心中哀思不已。但這筆銀子,緩上兩月,想也是無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