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聊賴,陸詞開端重新研討這張紙。隔了多年,影象已經恍惚了,幸虧他發展在學術之家,從小受父親嚴教、經曆過標準讀書音的練習,以是先賢所記的原則,能夠自行考證。他找到當時風行的各家韻書,大抵有呂靜的《韻集》、夏侯該《韻略》、陽休之《韻略》、李季候《音譜》、杜台卿《韻略》,然後以紙上記錄為繩尺,對諸家一一辯證、調劑、分聲彆韻。
這時候,魏澹俄然對陪侍一旁的陸爽之子陸詞(字法言)說道:“小子,你看我們在此論難音韻,疑處悉儘,你何不記錄下來,天下之正音,我數人定則定矣”。陸詞時年約莫方纔二十歲,在席間是插不上嘴的,他忙取來紙筆,就著燭光,將世人會商的要點一一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