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雄才大略[第2頁/共5頁]

像明天一口氣說這麼多話的場景,還得追溯到一年前劉焉病重時遴選擔當人的時候,那次便是趙韙率先提出由四公子劉璋繼位。

趙韙聞聲後,滿臉衝動的昂首叩拜道:“主公賢明,此乃益州之幸啊!”

【感激:書友大叢林打賞、孤傲相隨書友月票支撐,多謝!】

說到這裡。趙韙俄然收聲,回身俯視著階上的劉璋,與之對視一眼,繼而閉上眼睛。再不言語。

“既是賢弟相詢,愚兄自當相告。都說西涼李利雄才大略,我等卻無緣得見。此番愚兄便要親身去看看,看他是否與傳言所說的那樣不成克服。”說完話後,趙韙嗬嗬一笑,繼而大步走上馬車,漸行漸遠。

麵對堂下眾文武的躬身叩拜,劉璋卻冇有一絲高興,反而忐忑不安,一顆心七上八下的懸在半空中無依無靠,空落落的。這是他繼位州牧一年多以來做出的第一項嚴峻決策,而這恰好也是他最不肯意看到的景象,但是情勢逼人,迫使他不得不麵對。固然他冇有爭霸天下的弘遠抱負,也不具有這類才氣,可他也不肯意落空益州。被逼無法之下,他終究還是挑選與李利開戰,因為他父親劉焉臨終時一向唸叨著一句話:“我兒必然服膺,時候防備李利,斷不成懶惰,今後我劉氏天下很有能夠毀在此人手裡。牢記、牢記”。

太可貴,太金貴了!

趙韙半晌不答話,現在卻幽幽說道:“毫不誇大的說,李利如此年青便已位極人臣,將來不成限量,稱之為‘雄才大略’亦不為過。這等雄才大略之人,若在承閏年代,必將不得善終;可眼下正值天下狼籍之時,其人必定誌在天下,企圖介入江山,位及至尊。”

――――――――――――

平時州牧府議事,趙韙確切是不等閒開口,可他一旦開口說話,常常便是一錘定音,然後劉璋直接命令便可,不必再議。再加上劉璋生性憊懶。不喜軍政事件,安於吃苦。鐘情於鶯歌曼舞、吟賦作畫,尤擅繪畫仕女圖。如此一來,益州大半軍政事件都是趙韙賣力措置,就連征南中郎將吳懿都得到處讓他三分。

思路紛飛當中,劉璋多疑善變的稟性自但是然地閃現出來,瞻前顧後,患得患失。

是以,方今天下,真正與我益州相鄰的諸侯權勢隻要兩個,其一是荊州劉表,其二便是西涼李利,而這兩個諸侯權勢中又以西涼李利為最甚。李利其人,雖出身寒微,倒是幼年英才,多年兵馬,從西域邊陲一起打到中原,披堅執銳,兵鋒微弱,積年來攻無不取戰無不堪。短短數年間,此人由一介小校扶搖直上,曆任龍驤校尉、武威太守、驍騎將軍、衛將軍、雍涼二州州牧、驃騎將軍,直至現在的大將軍、當朝丞相。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