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龐統和曹丕素未會麵,此次是第一次會麵,萬一有詐或是此中一方作偽,那麼另一方使團就要大難臨頭了,決計冇法活著走出長安城。為了慎重起見,站在龐統身後的彪形大漢和曹丕的扈從幾近同時點亮風燈,舉著風燈,以供他們二人細心鑒彆手裡的聖旨。
這就是龐士元的氣度和藹度。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北魏和南漢的智者都很清楚這一點,以是他們做出了不異的行動,藉助此次觀賞即位大典的機遇,調派最得力之人前來長安窺測關隘防備力量和西涼軍所具有的氣力。一舉兩得之事,豈可等閒錯過?
龐統低聲道:“這是我家主公給魏帝的盟約國書,子恒無妨翻開看看,如果冇有貳言的話,你我二人便可代替兩家主公簽締盟約。”說話間,龐統已經攤開手裡的聖旨,黃色信帛上的字體很大,藉著月光便可看得清清楚楚。
兵者,詭道也。軍事鬥爭是生與死的較量。容不得半分仁慈和憐憫,將有限的兵力和資本闡揚到極致,獲得事半功倍之效纔是兵家所要做的事情。龐統就是此中的佼佼者。
比擬南漢遞交的盟約國書,魏國的盟約上冇有過分的要求,獨一的要求就是催促南漢儘快出兵,趁著西涼建國之際根底不穩,兩家聯手賜與李利迎頭一棒,藉此打亂西涼軍的陣腳,進而亂中求勝,朋分李利治下的豫州、徐州和揚州一部,完整將西涼軍趕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