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嘉卻不這麼以為:“那也是因為你的觀點比較新奇獨到,韓老先生和編輯才情願幫你點竄。如果寫得一塌胡塗毫無新意,他們看都懶得看,還會幫手點竄麼?對了,如果我冇記錯的話,《當代文學批評》應當是中文核心期刊吧?貌似影響因子還挺高!”
“至於影響因子,就是刊物兩年內頒發論文被援引的總次數除以頒發論文的篇數,從而得出的一個數值,首要用於衡量期刊的學術程度,以及論文的質量和影響。詳細到某篇論文,則要看援引次數。你這篇論文頒發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又是大師耳熟能詳的《琵琶行》,估計援引次數不會少!”
“本來是如許,我還覺得我們黌舍教員隔三差五就能發呢!”
“中文核心期刊?那是甚麼?”
“對,論文。如何?”
江水源打趣道:“早曉得寫論文有錢拿,我就用心致誌搞這個了,這可比給《耕耘》雜誌寫稿子都贏利!”
龐大壓力帶來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彭湃的動力。在返來的車上,他悄悄攥緊拳頭,看來不儘力是不可了!——當然,這並不料味著之前他不敷儘力,而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要更加儘力。
朱清嘉笑得見牙不見眼:“就像韓愈《師說》裡說的,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你現在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哪另有甚麼能夠指教的?來來來,讓我學習一下。喲,不錯啊,排序比較靠前,足足占了五個頁麵,有六七千字吧?看來是篇很有分量的文章!”
“好!”
朱清嘉又從胳膊底下抽出一遝質料:“上午我不是說幫你申請插手高三的摸底測驗麼?他們年級同意了,這裡是前幾年的高考題以及他們上學期的摸底測驗試卷,你抽暇做做,熟諳一下題型,有不清楚的處所能夠問我,爭奪考出個好成績!”
“頒發論文另有錢拿?”
朱清嘉頓時一臉難堪,支支吾吾地答覆道:“發當然是頒發過,不過都是些不入流的小雜誌,首要用來評職稱的,援引次數可想而知。究竟上頒發中文核心期刊很難的,我們黌舍常常是三五年都發不了一篇。”
江水源揮揮拳頭:“我會儘力的!”
朱清嘉這才認識到“中文核心期刊”“影響因子”對於高中生來講有些悠遠,他把江水源叫出課堂,深切淺出地解釋道:“我們國度人多,學術期刊也多,此中自但是然會有三六九等,好的像天下一級學會的會刊、聞名大學的學報,登載的文章質量很高;差的像各府縣學會、黌舍辦的雜誌,根基上是自娛自樂,比如我們淮安府社科聯編印的《淮陰學刊》,花裡胡哨就跟街頭小告白似的,扔地上都懶得撿,內裡的文章天然也冇甚麼人看!為了把優良的論文儘量集合在少數牢固的刊物上,便利研討職員查詢操縱,經世大學結合天下聞名高校、研討機構、一級學會,按照刊物的汗青、名譽、影響力、登載文章質量等等身分製定了《中文核心期刊目次》,每年靜態調劑一次,《當代文學批評》就是此中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