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象棋常識[第4頁/共5頁]

宣稱武則天夢見與大羅天女下象棋的說法,則為以訛傳訛,按照《唐國史補》、宋元話本小說《梁公九諫》中〈第六諫〉、《狄仁傑傳》、《天中記》、《淵鑒類函》,武則天是夢見下雙陸棋。武後嘗問狄仁傑雲:“朕昨夜夢與人雙陸,頻不見勝,何也?“對曰:”雙陸輸者,蓋為宮中無子,是上天之意。假此以示陛下,安可久虛儲位哉?”

新中國建立以後,象棋進入了一個極新的生長階段。1956 年,象棋成為國度體育項目。今後,幾近每年都停止天下性的比賽。 1962 年景立了中華天下體育總會的部屬構造-中國象棋協會,各地呼應建立了部屬協會機構。 40 多年來,因為大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鞭策,象棋棋藝程度進步得很快,優良棋手不竭出現,此中以楊官璘、胡繁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聞名。

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兩邊輪番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結束。輪到走棋的一方,要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占據其交叉點,都算走一著。兩邊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1、發源於傳說期間的神農氏。元朝和尚念常在《佛祖曆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鬥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6、英人威廉.瓊斯在本世紀初曾說,中國不是產象國,印度是產象國,以為中國象棋是從印度傳入的,近代學者胡適也持此論。

2、當代弈之一種,亦曰象戲。相傳戰國時已有之。漢劉向《說宛·善說》:“燕則鬭象棋而舞鄭女。”厥後北周武帝製《象經》,集百僚講說。據傳《象經》有日月星鬥之象,以寓兵機。《隋書·經籍誌》兵家著錄《象經》一卷,題周武帝撰,書亦不傳。宋·司馬光作有《古局象棋圖》,與今象棋分歧。

北周武帝宇文邕發明的象棋隋唐期間,象棋活動穩步展開,史籍上屢見記錄,此中最首要的是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 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連絡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姑蘇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後背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能夠獲得如許的結論:唐朝的象棋形製,和初期的國際象棋頗多類似之處。當時象棋的風行環境,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錄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能夠是唐朝的著作。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