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經八脈包含了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陽維脈、陰維脈、陰蹻脈、陽蹻脈。它們與十二端莊分歧,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共同乾係,前人著作當中說它是“彆道奇行”,故稱“奇經”。
這本小冊子共有一百來頁,每一頁上皆畫著一張圖,隻是丹青上的人物形狀差異,一旁均有穴道註解,圖下還彆有筆墨講解,雲兮常常幾次念幾遍,便覺相對應的穴道來了感受,然後暖流會聚,歸於丹田。
體常無餘力,而體盈力。執者若能守之,萬力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知名之樸。知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一旁寫著:氣之始者,由此而發。
雲兮跟著便翻開第二頁。第二頁上也是畫著一小我。隻是此次的人倒是橫臥在地,註解的也不是擺佈雙手手指的穴道地點,而是頭頂的各個穴位……下方亦有筆墨……
一邊還寫著兩行小字:
但見第一頁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很多筆墨。這些筆墨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大略分歧,他知該種字體是小篆字體,上麵寫的是“習武練功,實為強身健體,非傷人所用,所謂‘積善之人,必不足慶;積不善之人,必不足殃’如此罷了,若練就高深武功,卻背道而馳,自也有自斃之日……”
文中所提到的那一段白話文出自《品德經》中“道經”的最後一章,也就是第三十七章,為了適應小說。對原文略有竄改,牽強附會之處,還請各位讀者包涵。讀者朋友們對《品德經》感興趣的能夠去參閱原文哦。】
這五股暖流初時各自為營,在他整條手臂裡穿行,來到“肩貞穴”處,俄然變得更加強了,雖隔著衣服,仍能感遭到它們在“砰砰砰”地跳個不斷,好似發春少女小鹿撞懷之感。
他餘光斜掃,轉移到商陽穴上,與此同時,商陽穴又是初時那種感受,油然生出一股暖流,緩緩往前推動……
雲兮跟著默唸數番,驀地也是腦筋發熱,一股莫名的暖流衝向丹田。這股清暖之流歸於丹田以後,也是平空消逝,但身子又非常舒爽。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列缺任脈行肺係,陰蹺照海膈喉嚨。
雲兮隻覺四肢百骸舒暢不已,驀地間,五處力道突然消逝,化成一大股滾滾之水,從肩貞穴處由上往下,快速非常,大有一落千丈之感,一下襲向丹田。
翻開第二頁,隻見最右邊寫的是“太上罡氣”四個小篆,上麵是淡雅發黃的畫,簡樸幾筆,便勾畫出一個站著的人,隻見那人右掌抬起,推向前胸,五指伸開,下身左足跨上前一步,生長弓以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