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詠也板起臉:“當初是誰挺了胸脯本身說的,要陪著娘去,在人前挺直腰板兒的?”
晚間金嬤嬤帶了個婆子出去見安佳氏,說是大戶人家的婆子,可來人卻神奧秘秘地,進門的時候一向將外頭大衣裳的兜帽遮得嚴嚴實實。安佳氏一見,便隨便問:“外頭但是下雨了?”
安佳氏忍不住對勁地笑起來,伸手拿起銀錠子看過,見都是官製銀錠,且不帶甚麼徽號標記,便點了頭,命人將這些銀子支出本身的庫房裡。
安佳氏被十三福晉這麼兜頭一通訓,內心生出十二萬分的不平氣,嘴上卻一個字也不說,生生將這股子氣給忍下了。再加上前些日子,十三福晉曾經明白表示,在老尚書府承嗣一事上她支撐的是親弟弟白柱,這令安佳氏更加不痛快,旁人不讓她痛快,她就也必然要讓旁人不痛快,把這一局找返來才行。
兆佳氏已經出門子的姑奶奶裡,嫁得最好的是六姑奶奶伊都立夫人,和七姑奶奶十三福晉。但是伊都立夫人已經隨夫去了山西任上,剩下十三福晉,丈夫到現在也隻是個無爵阿哥,高貴是高貴了,可裡子倒是虛的,乃至還趕不上她丈夫穆爾泰,是個一省巡撫。
接著她又打量起來人遞的東西,隻見織金所的禮盒,酸枝木的匣子,大要打磨得亮光如鏡,匣子左下角則有個小小的燙金標記,那是織金所獨家的標記,傳聞這上頭另有些訣竅,彆家極難仿冒。
石喻樸重地搖點頭:“不好玩兒!”
金嬤嬤過來,笑著說:“蜜斯可真是本領,一眨眼便多兩千兩銀子。待將來老爺回京做起京堂,怕還時不時要仰仗您的‘夫人’手腕呢!”
雙胞胎坐在最後一排,如玉已經氣得雙肩直顫,眼裡淚花幾近要迸出來。如英則去扶扶姐姐的肩膀,說:“冇事兒的,那唱戲的小女人也是憑本領用飯,你我除了出身,莫非還能比她更短長些麼?你聽她這一嗓子――”
“明日我隻消將這匣子和十三福晉手上那隻對調一下,就成了。”
待這“婆子”分開,安佳氏麵前的桌案上已經擺了兩千兩銀子。
石詠則比旁人返來得都晚,天氣都已擦黑了才摸著家門。他一進院子,一麵解外頭的大衣裳一麵問迎出來的弟弟石喻:“喻哥兒,今兒在城外,好玩兒嗎?”
但是如玉盯著那昇平公主看了又看,越看越感覺眼熟,再轉臉看看mm如英,便有些微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