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嶽笑道:“自從我太祖天子北趕大元,光複燕雲以後,兩宋三百年的爭辯,就跟兒戲普通!煙消雲散,不值一提。”
但是身為學者朝臣,又如何會看不出王嶽的鋒芒所指。他拿一個在明朝底子不是題目的題目,要斬的恰是理學的頭,要對於的是那位跟他一樣有“子”之稱的朱熹!
“如何會不肯意!他登壇講學,不就是要說這事嗎!”
王嶽笑道:“談不上解惑,共同切磋罷了。”王嶽說著,回身對三位閣老道:“你們有甚麼疑問,或者我所說有甚麼不對的,請直接說吧!”
這是要再來一次大辯經嗎?
“師父,三位閣老有些迷惑,不曉得您能不能解答啊?”
因為王嶽的這篇文章,看起來堂而皇之,冇甚麼題目,乃至在大明士人的認知內裡,也就是如此的。
“你們二位想過冇有,既然抄了孔家,朱子就冇法倖免……這就是理所當然啊!”
在這個關頭,正統論就大行其道了。
然後是兩宋!
不利就不利在趙宋!
“啊?”霍韜大驚,“撫遠伯情願與我們陳述?”
“既然張閣老跟我們推心置腹,我們也開誠佈公,問問他,到底是如何想的,這事內閣要如何應對!”
這話倒是把霍韜和李時都嚇到了。
是不是直到冇了南唐,宋朝纔是正統,之前的後周不算正統呢?
最後趙家天子也是尋求大一統的,隻不太高粱河戰神微操得力,趙宋落空了奪回燕雲的本錢……冇了燕雲十六州,被遼國呼為南朝,大宋的君臣再不要臉,也不敢以大一統自居。
這下子的忽略就更大了,乃至到了荒唐的境地……北魏纔是府兵製的始作俑者,而作為北魏分裂出來的西魏,則出世了以八柱國為核心的關隴個人……西魏,北周,隋,唐,這是有擔當乾係的。
霍韜和李時也都跟著點頭。
但願張首輔能是個刻薄人,不然他們就真的進退兩難了。
倒是翟鑾,他的眼界更高一些。
實在這個正統論,在北宋的時候,也是不受待見的,比如歐陽修,蘇軾,乃至司馬光,全都攻訐正統論,支撐大一統。
“三位閣老,自從你們入閣以後,我還冇來過,都忘了恭喜你們了。”王嶽笑容可掬。
是不是正統?
這內裡多多極少有點霸道的味道,也有點強者崇拜……但話又說返來,不崇拜強者,還要崇拜弱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