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整整一個坦克師,可不是隻要這些戰役力不高的後勤軍隊的,究竟上已經有110輛坦克達到了遠東,並且在本地停止了適應性的練習——除了有10輛坦克插手了實戰以外,其他的100輛坦克內裡的車構成員們,還在練習爬坡另有辨識路標,和學習簡樸的俄語日語。

“石原將軍把我們裝甲聯隊擺設在這裡,還真是有點兒小題大做了……”這名日本的裝甲批示官放動手裡的望遠鏡,轉頭對身邊97式戰車前麵的部下說道:“當年我們在諾門檻地區喪失慘痛,厥後痛定思痛,感覺在裝甲軍隊方麵短時候內是冇法追逐蘇聯人了,以是在邊疆地區佈設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

阿誰時候他們親目睹證了日軍在諾門檻的失利,明天他們卻要在這個耳熟能詳的處所,給本來的盟友日本好好上一堂課,課題的名字實在非常簡樸,就叫:“論如何利用上風裝甲力量在廣袤地形上衝破敵軍防地。”

這名叫宮本的軍官聽到這個動靜以後愣了一下,他真的不曉得該說步兵那邊的批示官川崎小題大做,還是該說劈麵的德國人和蘇聯人腦筋進水了。即便是德國人的坦克再強,比美國的M4謝爾曼坦克還要短長,但是他們的履帶能不怕反坦克地雷?在這類日軍周到設防的地帶展開守勢,莫非不是腦袋壞掉了麼?

如果再算上隨時能夠集結到遠東的輕裝步兵另有傘兵,以及特種軍隊,這些德軍需求的物質補給壓在薄弱的遠東鐵路身上,實在是有些過於沉重了。這也是為甚麼德軍至今為止,也隻投入了10輛坦克的首要啟事——讓一個裝甲團在遠東運轉起來,並非是一個簡樸的工程。

……

即便是如許,他也冇法瞭解德國人對於兵器設備的依靠,另有對這些高效的殺人機器的癡迷程度。整整一個運輸大隊,4架奧丁直升機提早照顧焦急需的各種物質達到了遠東的奧妙野戰機場,這些物質並冇有走鐵路運輸,要不然這批達到的東西還會更多一些……

以是德國遠東軍隊將本身的第一次大範圍的表態,地點定在了諾門檻地區。他們決定在昔光陰軍挑釁蘇軍的處所,去給昔日打擊方的日本上一課,讓日軍的批示官們好都雅一看,他們當年勢實應當如何做,纔會博得戰役的勝利。

就在比來的兩個月內,德軍為了在遠東能夠賜與日軍充足的壓力,正在將一個裝甲師另有兩個裝甲擲彈兵師運往遠東火線,這些軍隊一共設備了差未幾500輛坦克和突擊炮,遵循每一輛坦克籌辦500發炮彈大略計算,僅僅是籌辦這些坦克作戰需求的炮彈,就要運輸0多萬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