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皆言肺主氣,其氣上清下濁………竊覺得時人認知有誤,此氣非彼氣,乃時令也………肺主時令,應二十四骨氣,亦與人二十四肋骨呼應……”
郭旭持續讀下去,才發明華神醫並非自謙,而是真的自歎不如,“餘發憤行醫,期間遊學十八載,拜訪百家,吐故納新,至今已然四十餘載,餘垂老邁矣,然亦未曾窺及隱脈之奧妙,發掘人體寶庫亦力所不及,餘之醫術仍不及驪老之萬一,餘所著所說豈不謬矣!?”
“世人皆言脈不過二十八相,謬矣,然另有十三奇脈不為所知……沸脈,亦曰豆脈…”郭旭讀至此處已然完整佩服,這知名氏實乃古今大醫!
華神醫為學醫,拜訪天下名醫遊學十八載,期間碰到有刁難、有不屑、有磨練,華神醫仰仗其大聰明、大毅力、大勇氣都對峙了下來,學了很多獨門絕技。
郭旭讀至此處,嘖嘖稱奇,想想還真對,人真有二十四根肋骨,莫非真與二十四時令對應?這名叫紅袖的女子的認知,過分匪夷所思,但郭旭已然佩服,合上《四帝內經論》,郭旭自忖,這也是本蓋世奇書!
華神醫也鑽了牛角尖,在他眼裡以為此經皆謬,那是他站的高度太高,但在平常世人眼裡這本經籍,無異於無上醫典!起碼對郭旭、對他父親來講,此經可謂貴重不能再貴重的寶書了!
“手脈有三關,足脈亦有三關;單論手脈,不談足脈,豈不繆乎,足脈三關如何…………”此人承接上文,將足脈的首要性、足脈三關如何脈診、諸般脈象如何與手脈相乾,如何相互印證等,一一描述清楚到位,即是提出一套全新脈診體係,郭旭已然動容,知名氏所述之實際與其所提及的醫案左證,怕不是虛言!
此人署名知名氏,或許是他所闡述的內容過分離經叛道,偶然引發不需求之費事,纔不得已為之。
人體於奇經八脈以外仍有不為人知的隱脈嗎?如果有,那隱脈在那裡?隱脈又有何感化?發掘人體本身寶庫,人體寶庫發掘出來又有何感化?
醫經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陰陽五行大論》;第二部分《五臟六腑論》;第三部分《金針過穴術論》;第四部分《七禽鍛體術》;最後一篇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