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後路[第5頁/共6頁]

現在四海商社俄然停止收買棉花,傳聞棉布賣不掉了,這些小商店也停止收買。那些方纔從臨朝晨早收了新棉來的行商血本無歸,連棉花都無處擺放。

鄧柯山對著青皮腦袋一陣亂打,“經驗你母親啊,你敢打四海商社的掌櫃,不要命了你。你曉得王二丫在臨清。。。算了,老子不來跟你說。”

青皮扁著嘴點點頭,鄧柯山又看看那被撈起的人,嘴中嘟噥道:“這四海商社鬨這一出也真是過了,大師都賺銀子不好麼。”

青皮摸摸腦袋,“那鄧哥,來歲咱還賣棉布不?”

成品代價暴降,新收的棉花俄然變得無人問津,有些收成晚一點的地區,棉農欲哭無淚,貶價到以往的一半也無人采辦,而糧價還在持續上漲,有一批自耕農變成了流民,這些東昌和袞州府的農戶無法,向著傳說中能收流民的青州府遷徙,沿途呈現了很多的洲棚,流民們對那些供應粥飯的登州人感激不已。

崇禎四年後,遼東這個棋盤上又多了一個下棋的登州鎮,棋局對祖大壽來講更加龐大。登州鎮占有旅順以後,祖大壽開端不太樂意他們分了遼餉,厥後發明他們能確切的管束建奴,加上他也明白崇禎以登萊管束遼西的戰略,也就忍了,還派出吳襄與登州鎮拉上乾係。通過摸索後,吳襄以為陳新也是要當關寧軍一樣的軍閥,而明軍獨一能擊敗關寧軍的便隻要登州鎮,祖大壽便同意與登州停止戰馬買賣,和緩與陳新之間的乾係。

運河棉布市場卻風雲突變,八月正值山東棉花成熟季候,東昌府和袞州府的棉農興趣勃勃的收好了棉花,賣給了那些來收成的大小商販。因為本年的棉布代價暴漲,統統

“降這麼多了他們還不買?”

“當然要貴些。”鄧柯山無精打采的道:“登州布比江南布衣精密踏實,摸著就舒暢,是不愁賣的,他們當然先出江南布。”

祖大壽看著地上道:“嗯,等收了糧還能夠。。。”祖大壽俄然停下一拍大腿,“遼西和遼東都要秋收了,陳新這是憋著這個點放糧,先在關寧抬價,讓糧商都不賣糧,糧價漲上天去,把建奴餓死一片,最缺糧的時候他俄然放糧,把喀喇沁的銀子賺了,把我們遼西的兄弟都害了。這混蛋如何就這麼不要臉呢。”

“這,我也想出,但天津那邊另有一半的貨冇有到呢。”

祖大壽有些不耐的揮揮手,“老子曉得,他們現在降到多少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