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大哥說得在理,俺們真定府的兵都不肯意打了,他媽的打了這麼多年,西夏滿清都打敗了,如何還不讓人過安生日子了!”何可綱忿忿不平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大師一樣,宣佈起事了”祖大壽咬了咬牙,終究下了決定
朱由校卻搖點頭道:“朕看一定,這些天來朕細細考慮過了,從那年朕在燕子磯趕上劉子光開端,風風雨雨這麼多年,劉子光他幫過我們朱家很多,對朕也算儘忠,朕逼他太過啊……”
眾叛親離,這就叫眾叛親離,大周天子袁承誌站在北京正陽門的城牆上,嘴裡翻來覆去唸叨的就是這一句成語
真定反了,涿州反了,天津衛也反了,動靜傳到北都城,傳到德州府,袁氏父子兩人幾近同時癱在椅子上,不過兩人的反應截然分歧,袁崇煥想的是護著天子出海逃亡,仿效文天祥的事蹟而袁承誌則歇斯底裡狂性大發,開端了最後的猖獗
祖大壽喃喃道:“那應當如何辦?”
“好辦,宣佈服從南京監國號令便是,如果北京出兵來剿,就和他們耗,歸正年底之前這場仗是要結束的”滿桂道
袁承誌看著麵前這幾個小子,悄悄搖了點頭,拿過酒瓶子灌了一口,道:“二十萬雄師啊,幾近一炮未發就敗了,我不甘啊,不甘!”
站在太和殿裡的都是袁承誌的老友,這些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不曉得天高地厚,被所謂的大周建國天子封了個親王郡王的就感覺本身真成了建國功臣了,一個個手按著刀柄自傲滿滿地說:“陛下的皇位來的正大光亮,比那劉子光要得民氣,隻要陛下振臂一呼,南邊那些和太上皇交好的督撫們必定派兵北上勤王,大周的天下穩如泰山啊”
跑動著的魏忠賢停下腳步,滿臉的蕭瑟,“劉子光這奸賊為了掩天下悠悠之口,必然會對皇上倒黴,但是他不會讓彆人曉得的”
聽了三兄弟的答覆,袁承誌哼了一聲,一甩龍袍袖子,可惜這袖子是滿清式樣改革的,馬蹄袖去掉了,袖筒很短,以是甩起來也不敷威風,顯得不倫不類
袁承誌乾脆也不管了,領兵直奔正陽門,走著走著,轉頭一看,身後的人都跑得差未幾了,隻要幾十個親兵跟著,就連最熱情稱帝的黃家三兄弟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