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皇爺爺親啟[第3頁/共5頁]

既然發配到遙遠之地都不能保彆性命,那就乾脆將完整地護在本身的羽翼之下,絕了那些人的想要斬草除根的心機。

程咬金一下就明白了李世民的心機,接聲道:“聖上此言大善。如果中山郡王能夠住在長安城裡,有甚麼風吹草動,立馬就能被聖上得知,也更加便利聖恩的庇佑。就算是聖上不便利出麵,另有老臣,另有趙國公,我等都能在暗中脫手照拂一二,中山郡王的處境必定要好過在涪川萬分。”

內侍上前接取信箋,然後躬身呈到案前。

把廢太子身亡的動靜坐實,就是他們最好的藉口。

一封是程懷弼的奏報,已經開封,應當是程咬金的手筆,軍部的秘件,程咬金有先閱之權,這並不違例。

到了前宮正殿之前,翻身上馬,這裡除了天子以外,不準任何人駕馬乘轎代步而入,哪怕是程咬金這位國公爺也不例外。

“觀音婢是承乾的生母,生前也最為心疼於他,如果她曉得朕如此行事也是為了保全承教的性命,想來在地府之下,她也不會見怪於朕。”

剛纔他還在感慨兩地的間隔太遠,通報動靜多有不便,未曾想,這纔不過兩個時候擺佈的時候,涪川竟又有動靜傳來,這算不算是在打他的臉?

看到第三封信,李世民的心境一陣翻湧,一張精美得讓人垂憐的小臉閃現在他的麵前,那是他的皇長孫女,疇前最喜好膩在他身邊的丫頭,左一句皇爺爺右一句皇爺爺叫個不斷,每次見到她,李世民的表情都會不由自主地放鬆。

如果不是告急的動靜,程咬金也不會冒著犯諱的風險大半夜的幾次入宮,李世民的心中有些孔殷,對奏報中的內容也多少有些等候。

昭陵是甚麼處所,那是長孫皇後的長眠之地,將來天子百年後也是要睡出來的,這麼崇高的處所,豈能容一個外姓血脈玷辱?

“無防,到時候真正入葬的,隻能是一副空槨。”李世民不覺得意道:“待今後真正的承乾薨逝,再讓人將其移葬出來便可。”

第三封,是李輕寒所書,上寫“敬請皇爺爺親啟”的字樣,亦是一封家書,也冇有被拆封過的陳跡。

對於李承乾,李世民的心中一向都飽有一種很特彆的感情,或許是因為他是李世民的第一個兒子,也是他與長孫皇後的嫡子,李世民不忍見他被人毒害。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