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黔州李豐[第2頁/共3頁]

隻是阿誰孝子甚麼品性與才學,李世民氣知肚明,這才短短半年的時候未見,莫非他就能脫胎換骨,一鳴驚人?

如果不是因為阿誰孝子,他這個做皇祖父的,又何至於會連見他們一麵都成了期望?

張柬之麵現奇色,他很必定,剛纔他並冇有這麼詳細地先容過李豐的名字,不由詫聲問道:“聖上,您也傳聞過此人?”

一想到那幾個孫女孫子,李世民的心便是不由一痛,父母犯了錯誤,孩子何辜?那畢竟是他們李氏一族的遠親血脈。

“多謝聖上!”

“李豐是個廚師。”張柬之回想著魏元忠在手劄中關於李豐的描述,輕聲回稟道:“是一名尚不到而立之年的年青掌櫃,他在涪川開了一家名為‘知味軒’的酒坊,傳聞烹製出來的菜肴道道都是非常甘旨,深得本地人的愛好。”

並且李豐這個名字,越聽越是熟諳,李世民感覺他之前必定是在甚麼處所聽人提起過這小我。

“黔州李豐?”李世民忍不住又變了色彩,“又是這個李豐?他到底是何許人也?”

黔州李豐,這小我到底是何方崇高?

“張柬之保舉有功,特許其入秘書省兼職秘書郎,有直接上言奏書之權!”

“何止是傳聞,朕對他的確是熟諳得不能再熟諳。”李世民輕聲感慨了一句,以前麵色一整,鄭聲向褚遂良叮嚀道:“登善啊,之前的旨意穩定,《三字經》還是大肆刊印,同時把這《弟子規》也給加上,既然是好東西,不管是何人所作,都不能就此藏匿。”

“黔州李豐!”

“微臣遵旨!”褚遂良冇有涓滴躊躇,躬身領旨。

“這倒不失為一段嘉話。”褚遂良也出聲附言,同時向李世民進言道:“聖上,這個李豐,既是慈父,又是良才,哪怕出身有些寒微,但暇不掩瑜,微臣建議,對此人,當大肆封賞!”

一個能夠寫出《三字經》、《弟子規》這類蒙學聖典,同時又能製作得出黑板、粉筆及黑板擦這類講授神器的人,在此之前不成能會是一個籍籍知名之輩。

張柬之不由輕聲感慨道:“這兩篇蒙學,以及黑板、粉筆的問世,全賴那五位李府的女公子與小少爺之功,不然我等想要見到這些足以竄改大唐國運的聖物,還不知要再等候多少個春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