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黔州李豐[第1頁/共3頁]

褚遂良恍然道:“臣明白了!”

如果說是之前,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李世民或許還會覺得他這是在冒名頂替,請人捉刀代筆,隻為得些賢名,搏他這個父皇一樂。

現在經張柬之這麼一詳說,李世民的腦袋頓時一片腐敗,全都想起來了!

之前他隻傳聞了《三字經》與《弟子規》這兩篇蒙學文章,對於黑板、粉筆並無聽聞,想來應當是給他報信的那些學子也並未特彆留意這兩樣東西。

李世民的心神一震,切聲問道:“你剛纔說涪川?這個李豐是涪川縣人氏?”

“微臣遵旨!”褚遂良冇有涓滴躊躇,躬身領旨。

“多謝聖上!”

一想到那幾個孫女孫子,李世民的心便是不由一痛,父母犯了錯誤,孩子何辜?那畢竟是他們李氏一族的遠親血脈。

但是現在,阿誰孝子一朝被貶,失權失勢失德,這個時候除了他本身,另有誰會去幫他?

“李豐是個廚師。”張柬之回想著魏元忠在手劄中關於李豐的描述,輕聲回稟道:“是一名尚不到而立之年的年青掌櫃,他在涪川開了一家名為‘知味軒’的酒坊,傳聞烹製出來的菜肴道道都是非常甘旨,深得本地人的愛好。”

見張柬之這個時候還冇有健忘為他的同窗請功,李世民不由對勁點頭:“魏元忠亦是如此,待他遊學返來,可馬上入職秘書省!”

李世民對此充耳未聞。

黔州李豐,這小我到底是何方崇高?

“李豐,字承德,但是此人?”李世民再一次出聲向張柬之確認。

“另有這黑板、粉筆的製作及利用體例,也一併傳播出去,以朝廷的名義,大肆推行,務必在半年內,讓天下間統統的書院都能利用上黑板、粉筆來傳授門生課業!”

這個李豐,不就是阿誰孝子到了涪川以後新改的名字嗎?

“微臣遵旨,伸謝聖上!”張柬之欣然拜謝,麵露潮紅,“聖上,微臣的同窗魏元忠……”

明天若不是張柬之這麼堂而皇之地將這三件看上去甚為淺顯的小物件拿到他與聖上的麵前來,任誰看了,也不會感覺這是甚麼奇怪的物件。

並且李豐這個名字,越聽越是熟諳,李世民感覺他之前必定是在甚麼處所聽人提起過這小我。

“這倒不失為一段嘉話。”褚遂良也出聲附言,同時向李世民進言道:“聖上,這個李豐,既是慈父,又是良才,哪怕出身有些寒微,但暇不掩瑜,微臣建議,對此人,當大肆封賞!”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