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小丫頭,二兩銀子一個。頂尖的絕色美人卻能賣到二十萬兩銀子,然後被人送給了司禮監掌印楊公公,與送給內閣首輔的二十萬兩銀梨園,可謂一時瑜亮。
亂世人賤,平常奴婢和丫環的代價也不高,不過江南地界有人專門處置“瘦馬”的買賣,因豪商富賈雲集,恰是煙花富強之地,這“瘦馬”應時而生。上品“瘦馬”學琴棋書畫和詩詞歌賦,比平常地大師閨秀還要有才情,詩詞唱和不在話下;中品“瘦馬”固然談不上甚麼才情,但能精通賬務,能夠幫手管家。下品“瘦馬”固然不識字,但專攻女紅烹調,也能和順小意。
李玄都說道:“這對鴛鴦,是以翡翠為材質。大魏不產翡翠,隻要外洋婆娑州纔有產出。翡翠按照質地分歧,分紅分歧品相。最為上品的翡翠,幾近如透明普通,非常罕見,按照色彩分歧,又被叫作:‘帝王綠’、‘血玉紅’、‘紫眼睛’等等,幾十年可貴一見,這對翡翠鴛鴦便是用‘紫眼睛’雕鏤而成,得來殊為不易。”
李玄都故作躊躇半晌,說道:“實不相瞞閼氏,原定打算是大老爺親身前來,隻是大老爺晉升長生境期近,大蜜斯和李先生又要訂婚結婚,到時候各路豪傑齊聚遼東,大老爺身為地主,千頭萬緒繫於一身,實在脫不開身,事急從權,這才換成了我這個知名小卒,並非部堂不正視此事。”
李玄都天然聽出了小閼氏話語中的幾分不滿,這是嫌棄黃金少了。對於平常官員、那顏等權貴來講,五千兩黃金當然是一筆不小的數量,但小閼氏是甚麼人,哪怕是放眼全部天下,也是稀有的權朱紫物之一,那裡會把戔戔五千兩黃金放在眼中。就算是一兩黃金兌換十兩白銀,也不過是五萬兩白銀罷了。
小閼氏接過錦盒,翻開一看,隻見此中放了一對雕工邃密的紫色鴛鴦,約莫有眸子大小,栩栩如生。
小閼氏是個女人,不太體貼疆場廝殺,她更體貼銀錢這類物事。她深深明白一個事理,兵戈實在打的是銀錢,金帳雄師為何年年南下?還不是缺錢、缺糧,大魏督撫為何能自主為王?追根究底,是因為大魏朝廷冇錢,又要平亂,隻能讓各地督撫自行籌錢募兵,這些招募來的兵丁,吃的是總督的糧,拿的是總督的餉,天然就是總督的兵而不是朝廷的兵,總督的錢是從那裡來的?是從處所豪強的手中得來,那麼總督們就要受處所豪強的挾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