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章 決議[第3頁/共3頁]

“禮部之前以為大宋冇有乾預的來由,那是因為其逆跡未顯? 朝廷方纔公佈了對蕃‘四議四征’之條? 轉眼卻對青唐不聞不問? 天下將視大宋如何?”

寧夏路,興州。

“現在阿裡骨喪儘民氣? 諸藩沸然? 若大宋不顧他們的告肯? 此後還能示以威望?大宋莫非不會為邊蕃所輕?”

章惇卻不覺得然:“青唐蠻夷,常乖教養,有此禽獸之行,何足為怪?”

“司農寺現在有個說法,起自蜀國公,乃是中原地盤上,五年氣候,多為一豐兩欠兩平。兩年大豐以後,更需求積儲糧食,以備不虞。”

“其臣子所述諸罪,即便隻要一件為真,則大宋斷不建立之。”

“恰是!”王安禮也出列:“蜀國公國之柱石,西北衡鈞,現在豈可再容輕出?河西陝北,人才濟濟,臣請以趙禼為使,李憲監軍,提點王厚、劉世恒兩部入青唐,足矣。”

“加上河南積石的溪巴溫、結藥密與廓州的魯尊,構成聯軍長驅直入,對抗阿裡骨,綽綽不足。”

群臣躬身:“吾皇聖明。”

“陛下本年又生了幾次病,說到底都是累的,我想的是年關了,讓陛下鬆快歇息一下,可現在……唉!”

“不如先應民情,遣使臣前去慰勞,查清本相,遲延一陣? 待到局勢明朗,再擇一部扶之便可。”

禦史中丞黃履以為王珪這是在和稀泥:“天下以大宋為宗主,不過大宋仁德廣佈? 秉正持中? 深明大義? 繼絕存亡。”

“另有遼國,固然遼國比來年年罹難,但是蠻夷之國,難以常理喻之。正因其受災,尤須防備。”

蔡確笑道:“不過派出六千人罷了,不當事體,相公放心。”

“如果局勢明朗以後? 阿裡骨較著占有青唐上風,那我大宋也要扶其為主?”

如果沈括在這裡就會腹誹,蜀國公當年搞狼渡馬場的時候,必定就已經預感到了這一天,以後一向調派輿圖小組和商隊、僧團前去青唐,一起測繪。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