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是‘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此禍害。’宣王聽到了這首歌很驚駭,剛好集市上一對伉儷恰好賣山桑弓和箕木製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們,想把他們殺掉。”
高情智滿臉憂色:“如此說來,每當有古怪兒歌出世,就預示著災害?”
蘇油便隨高智升進屋,堂上坐著一個白叟,斑白髯毛,身著花梢的號衣,頭上戴著一頂高高蓮花帽,兩邊還垂著玉絛,一望而知是位朱紫,應當就是高智升的父親,大理國當朝宰相,清平官高情智了。
“到唐僖宗乾符六年。長安俄然又風行起了兒歌:‘八月無霜塞草青,將軍騎馬出空城。漢家天子西巡狩,猶向江東更索兵。’”
宋使說道:“兒歌,不就是兒歌嗎?販子小孩傳唱的東西,相爺如何問起這個?”
然後纔對高情智見禮:“小子見過相爺。”
那宋使就是個武官,那裡曉得這些個門門道道,不由得嚇著了:“兒歌竟然如此短長?!”
蘇油拱手道:“我此次就是隨姐姐前來大理玩耍的,目標是增廣見聞。郡守的手劄倒是見到了,不過一來想著國相必定事件繁忙,不敢前來打攪。再來就是離郡之時,太守犒賞過於豐富,蘇油害怕有賣名之嫌,是以更不敢前來。”
“相爺需求的,是常日措置朝政時,也保持著現在的憂惕之心。如果如此,大理何愁不昌隆?統統謊言,何愁不能不攻自破,不睬自安?《易?乾》有雲:‘君子整天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破解這些神異之說的法門。”
高情智憂色暫緩,點頭道:“是如許。”
高情智沉吟一下:“昨夜開端,鄯闡府傳播起了一首兒歌,不知所起,也不知何解。”
高情智看了高智升一眼,玩味地笑道:“莫非大理清平官,還當不得上邦七品?”
蘇油便悄悄腹誹,我就不曉得,你怕是在瞎吹噓。
“厥後便是寵嬖褒姒昏庸無道,烽火戲諸侯,犬戎入侵,西周滅亡。”
“有一天,幽王在後宮見到褒姒,立即就寵嬖非常,最後竟把申後和太子都廢掉了,讓褒姒當了王後。”
“次年,黃巢軍渡長江,跨淮河,占據洛陽。而後西進潼關,占據了這座長安流派。僖宗天子向西南逃往成都。”
“我進入大理的時候,就聽人講過一個故事,大理建國之君連做三個惡夢,智囊卻解為吉兆,厥後公然立國,於今百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