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建議[第2頁/共4頁]

趙曙都有些不忍了:“這個,固然目前還是皋牢州,但是畢竟也是我大宋子民,既服軍役,還要賣力轉輸,實在是……”

蘇油說道:“現在夔州田氏毀滅,巫山以上,已然安寧。然尚擺設有囤安軍三千人,控鶴軍三千人,以及臣在夔州打造的所謂鄉勇兩千四百人,這些人大可用啊。”

富弼方纔還感覺蘇油有事理,這下子從速製止:“明潤,就事論事,不要誇飾過分。”

司馬光說道:“囤安控鶴兩軍,俱為夷人,夷人難製,無軍紀軍規可言。能不擾民?此為其一。”

司馬光點頭:“明潤,太殘苛了,隻怕夷人會不忿的。”

”兩軍軍製,實在就如相公和大諫所說的漢唐府兵普通。”

“七利可圖,而不見害,臣以其事可為。”

蘇油躬身道:“官家聖明,如此第五條勞動處所,也就不存在了。二林部與蜀中耐久貿易,互利來往,相互間早已熟知,不致驚擾,二林部在眉山四通錢莊總部,有大量蜀鈔儲備,在眉山乃至益州采購軍糧,今歲歉收,想來不難。”

蘇油笑道:“之前我說過,這隻是一次烈度相對較小的戰役,二林部本身以騾馬貿易起家,控鶴軍和囤安軍,均為騎馬步兵,以是可與西夏騎軍相抗。”

蘇油拱手道:“囤安控鶴兩軍,西夏人不明戰力,隻知是義勇構成的駐泊廂軍,以此兩軍屯守駐紮,能夠慢其心而定其誌。是以大諫所言第二條便不是題目了,防區範圍,便是屯田範圍,這片地區內,本來就冇有其他駐軍,是以也就無牴觸一說。”

“至於第三條,也有處理體例,隻要陛下同意二林部改土歸流,按宋律交征稅賦,便可在宋境行商的話,兩年以內,囤安控鶴二軍,能夠不勞朝廷糧秣,隻由川峽四路轉運司賣力調配,由二林部和江陽城賣力軍需便可!”

”你所說的第一條,言道兩軍皆是夷人,這就不對。囤安軍為夷人,然自與眉山十年來往,半已漢化;控鶴軍乃全由漢人構成,非是夷人。”

第三百四十三章建議

“兩軍在西南就食,糧秣充沛,資財充盈,過慣了好日子。西邊窮磨難當,一日供餉不及,便能夠生變。此為其三。”

富弼說道:“這是何意?這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蘇油慌了,從速躬身:“呃,陛下,臣才隻說了一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