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馬武舉戴洋為都水令史,洋請急回籍,將赴洛,夢神人謂之曰:“洛中當敗,人儘南渡。年五年,揚州必有天子。”洋信之,遂不去。既而皆如其夢。
魯哀公十四年,孔半夜夢三槐之間,豐、沛之邦,有赤氤①氣起,乃呼顏回、子夏同往觀之。驅車到楚西北範氏街,見芻兒打鱗,傷其左前足,束薪而覆之。孔子曰:“兒來!汝姓為誰?”兒曰:“吾姓為赤鬆,名時喬,字受紀。”孔子曰:“汝豈有所見乎?”兒曰:“吾所見一禽,如麕,羊頭,頭上有角,其末有肉。方以是西走。”孔子曰:“天下已有主也。為赤劉。陳、項為輔。五星入井,從歲星。”兒發薪下鱗示孔子。孔子趨而往。鱗向孔子,蒙其耳,吐三捲圖,廣三寸,長八寸,每卷二十四字。其言赤劉當起曰:“周亡,赤氣起,火耀興,玄丘製命,帝卯金。”
【註釋】
【譯文】
【註釋】
武王伐紂,至河上。雨甚,疾雷,晦冥,揚波於河。眾甚懼。武王曰:“餘在,天下誰敢乾餘者!”風波立濟。
①捐軀:供祭奠用的祭品。
【譯文】
虞舜耕於曆山,得“玉曆”於河際之岩。舜知天命在己,體道不倦。舜,龍顏大口,手握褒。宋均注曰:“握褒,手中有‘褒’字,喻從勞苦受褒飭致大祚也。”
孔半夜夢
【譯文】
秦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牽以獻穆公,道逢二孺子。孺子曰:“此名為媼。常在地,食死人腦。若欲殺之,以柏插其首。”媼曰:“彼二孺子,名為陳寶。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陳倉人舍媼逐二孺子,孺子化為雉,飛入平林。陳倉人告穆公,穆公發徒大獵,果得其雌。又化為石,置之汧、渭之間,至文公時,為立祠陳寶。其雄者飛至南陽,今南陽雉縣,是其地也。秦欲表其符,故以名縣。每陳倉祠時,有赤光長十餘丈,從雉縣來,入陳倉祠中,有聲殷殷如雄雉。厥後光武起於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