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逑(一)[第2頁/共5頁]

他暗影中的視野在孔明的臉上稍一逗留,隨即望向了彆處,接著開口答道:“孔明兄此言差矣!所謂旁觀者清,孔明兄固然自命淡泊,然言談舉止之間卻儘是出世之意,並無隱者之風!”

那黃英落座以後,一改在門外之時的鋒利,隻是規端方矩地坐在兩人劈麵,嘴角微彎,微露笑意,倒是不再開口。

門外的年青人稍一沉吟,似有羞怯之意,但他隻是長久的躊躇以後,緊接著便昂頭挺胸,向著門內揚聲說道:“才子風騷,可見一斑!小弟隻是隨口吟詩,簫音相和,以應雪景罷了。兩位兄台竟從入耳出來一名踏雪尋梅的絕代才子,並且還出言調戲,莫非說天下才子莫不如此?!倒教小弟領教了!”

說著躬身揖讓,言語雖狂,神態卻還是極其恭謹。

黃英又是微微一笑,笑容中嬌媚之意極濃,他悄悄地伸出兩個手指,曼聲說道:“二位請試想,若一人真的淡泊名利,豈會口口聲聲將名利二字掛在嘴邊?!休言酒後亂談,因為凡人酒後,大多陶但是露真脾氣,此時所說之言,常常纔是貳內心實在的設法。以此而論,孔明兄以管仲、樂毅自比纔是真言,而自承智力短淺倒是虛語,欺人之談罷了。想管仲、樂毅乃是史上馳名之良將名相,俱曾幫手其主建立過不世之功,孔明兄以此二人相自比,若說無封侯拜相爭名逐利之心,恐怕連孔明兄本身也不會信賴吧?並且小弟傳聞孔明、崔州平、徐庶、龐統等四人皆是精研兵法之人,一身所學,足可談笑間揮兵百萬,興邦滅國,而孔明兄更是其中俊彥。如果諸位真的甘心老死林下,那小弟倒要叨教:不知諸位學來何用?若說諸位憂心家國,也想投身於諸侯紛爭,在力責備國承平百姓安樂之餘求一個立名天下,那諸位竟日自謂的‘淡泊名利’卻又從何提及?二位都是世外之高士,見地高超,對世事民氣洞若觀火之輩,還請有以教我!”

三人相讓著在桌前坐下,孔明著酒保拂去棋盤,然後要來幾盤平淡野味、一壺清茶、一壺濁酒,而黃英則隻是將身上的蓑衣除下交到酒保手中,頭上的鬥笠卻一向不肯摘下。酒坊中光芒暗淡,更加使得他的麵孔恍惚不清,有些奧秘,也有些高深莫測。

不過,這兩人畢竟是胸懷廣漠之人,與那些睚眥必報的販子小人不成同日而語,聞言以後雖覺難堪,但卻也有一種知己可貴之感油但是生。因為像孔明、崔州劃一一乾年青文士,既有滿腹經綸,豈有不想學為所用的事理?隻不過世事紛繁,天下間兵器四起,在如許的情勢之下,固然也有雄才大略之輩混跡此中,但大多數卻也是那種畫地為牢、自閉稱王之徒,這些人隻曉得閉關自守或者是驕奢淫逸,鮮有王霸之才,更無容人之雅量,孔明等人固然自承淡泊,實在那也隻是冬眠林下,以待機會罷了。但正所謂曲高和寡,那些山間村夫隻是將他們看作是一些讀過書有點學問或者是有點酸氣的同類罷了,又有誰會真正體味他們的內心天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