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何家卻在古箏界完整的邊沿化了。能記得起西安古箏圈子裡另有一家姓何的人,恐怕起碼也得在六十歲以上了。
浙派古箏名家王巽之評價古箏流派時曾說“陝西派多抒懷”。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秦箏的特性。父親何仰止生前最愛彈奏的《秦桑曲》聽起來就非常的令人動容,單就抒懷這點來講,他的技藝還是不錯的。
從懂事開端,何求學和何仰止就輪番教誨何小平,就是再苦再難何家的箏技也不能失傳。為了這個教誨目標能有根基的保障,他們父子兩人的確像著了魔一樣,各自使出渾身的解數,教何小平這個何家的獨苗彈箏。從這個角度來看,何小平練的絕對是孺子功。
一時候就把秦箏拉回了大眾的視野,讓幾近失傳的秦箏,又在三秦大地和更廣漠的六合裡鳴響了起來。
按說何小平已然獲得了完整的自在,他就是今後餘生再也不碰箏弦,也不會有人說他甚麼。但是究竟卻並不是如許,就在父親骨灰盒被埋進陵寢的那一刻,他的肩頭俄然一沉,較著感到多了一副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