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的這名親信歎道:“但是主四周的州郡,也隻要薊州還未明白歸降宋人。大王你也應當曉得那宮明的秘聞,他本是宋朝的逃犯,自是驚駭歸降宋朝後被反攻倒算,故而他更偏向於降金。但是現在金人已經撤出燕雲之地,按照宋金的商定,薊州最後會歸於大宋,但這需求有個過程。是以,那宮明現在也是在等候金人的最後承諾與安排,說白了,實在他現在並未真正地歸降任何一方。”
“部屬也隻是猜測,據部屬所知,那宮明在大宋之地橫行動匪之時,打的便是‘義’字燈號,據傳他本人名號便為‘及時雨’,最是講究‘義氣’兩字。想這宮明被宋人追得流落九龍山,是先皇與大王許他軍中職位,他纔有幸成為這薊州之主。大王對他有恩在先,他此時如果落井下石,如何對得起他‘及時雨’的名號?”
蕭乾稍有動心,但還是疑慮隧道:“隻是民氣難測,誰又能包管他還是那樣講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