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水出離石北山,南流逕離石縣故城西。《史記》雲:秦惠王伐趙取離石者也。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劉綰為侯國,後漢西河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轉,逕隰城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劉忠為侯國,王莽之慈平亭也。胡鄙諺訛,另有十城之稱。其水西流,注於河也。又南,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縣西南赤沙阜,東北流。《山海經》所謂生水出盂山者也。郭景純曰:盂或作明。漢破羌將軍段熲破羌於奢延澤,虜走洛川。洛川在南,俗因縣土,謂之奢延水,又謂之朔方水矣。東北流,逕其縣故城南,王莽之奢節也。赫連龍升七年,因而水之北,黑水之南,遣將作大匠梁公叱乾阿利改築大城,名曰統萬城。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並造五兵,器銳精利,乃鹹百鍊。

又東合首積水,水西出首積溪,東注諸次水,又東入於河。《山海經》曰:諸次之水,東流注於河,即此水也。河水又南,湯水注之。《山海經》曰:水出上申之山,上無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湯水出焉,東流注於河也。河水又南,陵水注之。水出陵川北溪,南逕其川,西轉入河。

又南過上郡高奴縣東。

又南過土軍縣西。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