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芒水從南來流注之。
《淮南子》曰:岐水出石橋山,東南流。相如《封禪書》曰:收龜於岐。《漢書音義》曰:岐,水名也,謂斯水矣。二川並逝,俱為一水,南與杜水合,自下通得岐水之目,俗謂之小橫水,亦或名之米流川。逕岐山西,又屈逕周城南,城在岐山之陽而近西,所謂居岐之陽也,非直因山致名,亦指水取稱矣。又曆周原下,北則中水鄉成周聚,故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昔秦盜食穆公馬處也。岐水又東,逕薑氏城南為薑水。按《世本》,炎帝薑姓。《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薑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薑水。與雍水合而東,會美陽縣當中亭川水也。水發杜陽縣大嶺側,世謂之赤泥峴,沿波曆澗,俗名大橫水也。
又東過武功縣北。
北流逕長城西,魏甘露二年,蜀遣薑維出洛穀,圍長城,即斯地也。又北流注於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