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水又東,又結石梁,跨水製城,西梁也。
穀水又東北,逕函穀關城東,右合爽水。《山海經》曰:白石山西五十裡曰穀山,其上多穀,其下多桑,爽水出焉。世謂之紵麻澗,北流,注於穀,此中多碧綠。
京相與裴司空彥季修《晉輿輿圖》,作《春秋地名》,亦言:今太倉西南池水名狄泉。又曰:舊說言,翟泉本安閒洛陽北,萇弘城成周,乃繞之。杜預因其一證,謂必是狄泉,而即實非也。後遂為東宮池。《晉中州記》曰:惠帝為太子,出聞蛤蟆聲,問人,為是官蛤蟆、私蛤蟆?侍臣賈胤對曰:在官地為官蛤蟆,在私地為私蛤蟆。令曰:若官蛤蟆,可給廩。先是有讖雲,蛤蟆當貴。昔晉朝收憫懷太子於後池,便是池也。其一水高傲夏門,東逕宣武觀,憑城佈局,不更增墉。擺佈夾列步廊,整齊翼跂,南望天淵池,北矚宣武場。《竹林七賢論》曰:王戎幼而清秀。魏明帝於宣武場上,為欄,苞虎牙,使力士袒裼,迭與之博,縱百姓觀之,戎年七歲,亦往觀焉。虎乘間薄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亭然不動,帝於閣上見之,使問姓名而異之。場西故賈充宅也。
河南王城西北,穀水之右有石磧,磧南出為死穀,北出為湖溝。魏太和四年,暴水流高三丈,此地下停流以成湖渚,造溝以通水,東西十裡,決湖以注瀍水。
《山海經》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塚,穀水出焉,東流注於洛,此中多珚玉。今穀水出千崤東馬頭山穀陽穀,東北流,曆黽池川,本中鄉地也。
穀水出宏農黽池縣南墦塚林、穀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