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北過館陶縣北,又東北過清淵縣西。

白溝水又東北,逕趙城西,又北阿難河出焉,蓋魏將阿難所導,以利衡瀆,遂有阿難之稱矣。

又東過內黃縣北,東入於白溝。

清河又東北,左與張甲屯、絳故瀆合。阻深堤高障,無複有水矣。又逕修縣故城南,屈逕其城東。修音條。王莽改名之曰治修。《郡國誌》曰:故屬信都。

又東北,過鄉邑南。

清河又東北逕信鄉西。《地理民風記》曰:甘陵西北十七裡有信鄉,故縣也。

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地理誌》,東光有胡蘇亭者也。世謂之羌城,非也。

淇水又東北逕榆楊城北。漢武帝封太常江德為侯國。文穎曰:邑在魏郡清淵,世謂之清淵城,非也。

清河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雲:石勒使王述煮鹽於角飛,即城異名矣。《魏地盤記》曰:高城縣東北一百裡,北儘漂榆東臨巨海,民鹹煮海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於海。

水出洹山,山在宗子縣也。

洹水自鄴,東逕安陽縣故城北。徐廣《晉紀》曰:石遵自李城北入,斬張豺於安陽,是也。《魏地盤記》曰:鄴城南四十裡,有安陽城,城北有洹水東流者也。

清河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地理誌》之臨樂縣故城也,王莽改名樂亭。《晉書隧道誌》、《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理誌》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為鄉矣。無棣溝又東分為二瀆。無棣溝又東逕樂陵郡北。

又東北,過漂榆邑,入於海。

昔者項羽與章邯盟於此地矣。洹水又東,枝津出焉。東北流,逕鄴城南,謂之新河。又東,分為二水。北水北逕東明觀下,昔慕容雋夢石虎齒其臂,寤而惡之,購求其屍,而莫之知。後宮嬖妾言虎葬東明觀下,因而掘焉,下度三泉,得其棺,剖棺出屍,屍僵不腐。雋罵之曰:死胡安敢夢生天子也!使禦史中尉陽約數其罪而鞭之。此蓋虎始葬處也。又北逕建春門,石梁不高大,治石工密。舊橋首夾建兩石柱,螭矩趺勒甚佳。乘輿南幸,以其作製華妙,致之於平城。東側西屈,北對射堂。淥程度潭,碧林側浦,可遊憩矣。其水際其西,逕魏武玄武故苑。苑舊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魚梁釣台,竹木灌叢,今池林絕滅,略無遺址矣。其水西流注於漳。南水東北逕女亭城北,又東北逕高陵城南,東絕坰溝,又東逕鸕鶿陂,北與台陂水合。陂東西三十裡,南北……注白溝。坰溝上承洹水,北絕新河,北逕高陵城東,又北逕斥丘縣故城西。縣南角有斥丘,蓋因丘以氏縣。故乾侯矣,《春秋經》書昭公二十八年,公如晉次於乾侯也。漢高帝六年,封唐厲為侯國,王莽之利丘矣。又屈逕其城北,東北流注於白溝。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