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誌》曰:縣有濟水祠,王莽之穀城亭也。水有石門,以石為之,故濟水之門也。《春秋·隱公三年》,齊、鄭會於石門,鄭車僨濟,即於此也。京相璠曰:石門,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西南六十裡,有故石門,去水三百步,蓋水瀆流移,故側岸也。
水亦謂之琨瑞水也。其水西北流,逕玉符山,又曰玉水。又西北,逕獵山東,又西北,枕祝阿縣故城東,野井亭西。《春秋·昭公二十五年經》書,齊侯唁公於野井是也。《春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於祝柯,《左傳》所謂督陽者也,漢興,改之曰阿矣。漢高帝十一年,封高邑為侯國,王莽之安成者也。故俗謂是水為祝阿澗水,北流注於濟。建武五年,耿弇東擊張步,從朝陽橋濟渡兵,便是處也。濟水又東北,濼水入焉。水出曆城縣故城西南,根源上奮,水湧若輪。《春秋·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於濼是也。俗謂之為娥薑水,以根源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謂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