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態度已經寫在了臉上,可阿史那思摩全然不顧李世民的意義,搖了點頭,對李世民道:“下臣來此前可汗曾有明言,並非皇室後輩,而是陛下親子。”

質子之說,起於春秋,興於戰國,能為質子者,多為王室後輩。而統統質子名聲最大的,莫過於質於趙國的秦始皇嬴政了。

“此辱不堪受,臣等請戰!”程咬金話音未落,其他重將也紛繁出列道。

大殿中的氛圍過分壓抑,過了半晌,終究有人突破了這片沉寂。

阿史那思摩被押出去後,李世民看著滿殿的重臣,問道:“朕不欲遣質子,眾卿可有良策?”

李世民少年參軍,久經殺伐,身上自有一股子銳氣,阿史那思摩被李世民這麼一盯,頓覺後背一陣寒意。

不過阿史那思摩對頡利倒也是忠心耿耿,麵對大唐君臣如此壓力,阿史那思摩還是硬著頭皮道:“質子一條,乃可汗嚴令,請陛下三思。”

蕭瑀的話一下子觸怒了李世民敏感的神經,李世民指著蕭瑀怒喝道:“此乃無君無父之言,朕之子乃大唐皇子,天潢貴胄,豈能入突厥為質,做那階下之囚!”

但就在這近百年的狼籍中,不管是北齊、北周,另有厥後的隋朝,兩邊合盟,最多也就是遠嫁皇室公主於突厥可汗,何曾有過遣質子的先例?

蕭瑀的態度已經完整衝破了李世民的底線,李世民當即拍案,怒道:“讀書漢安知天家事,質子之事勿須再提,退朝!”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