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歲初,大唐以西海道總管段誌玄為帥,率樊興、契苾何力、薛萬均等眾,統軍三萬西征吐穀渾,當時的程知節便因身子不適未能從行,現在的程知節身子轉好,早就憋了大半載了,現在得此良機天然急於請戰。
並且長孫無忌和李恪反麵,薛延陀又不是非李恪不成定,故而長孫無忌也不肯李恪北上,立下此功,於公於私,長孫無忌都要另舉旁人。
揚州雖是富庶,但遠在東南,不但距天子千裡之遙,並且武備不興,如果平常親王居之,繁華繁華,自是極好,可李恪誌在儲位,久居揚州總歸不是體例。
李恪建議李世民北結薛延陀,不管甚麼時候,如何看,都是有功無過,但李恪卻恰幸虧此事以此事為罪,要求統兵北戰,殿中的群臣也大多曉得李恪的心機。
實在李恪此次請命領軍北上,倒也不是為了這退敵之功。李恪本就有大功在身,多了還是少了這一份退敵的功績於他所礙不大,李恪圖的就是北上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