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寶回道:“末將是玄甲君出身,玄甲軍聞笛必進的軍令乃是陛下所立,陛下的軍令大過天,隻要有陛下的軍令在,莫說是東宮的景鳳門了,就是太極宮的朱雀門末將也敢攻。”
此番李世民遇刺,若論護駕之功,秦叔寶當然著力甚大,但卻仍需退居次位,因為此次救駕,建功最大的乃是李恪。
秦懷道不在此地,天然無從謝恩,秦叔寶聞言,趕緊拜道:“末將代犬子謝過陛下隆恩。”
現在的李承乾的模樣比之方纔更有不如,髮絲混亂,麵沾泥灰,明顯在緝捕李承乾的時候張世貴也廢了些工夫。
李世民見狀,怒道:“你阿弟有傷在身,孝子怎敢如此。”
本書由公家號清算製作。存眷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李世民見狀,趕緊上前扶起了秦叔寶,道:“本日若非叔寶及時趕至,恐怕朕和楚王就成了逆賊的刀下亡魂了,叔寶有功無過,又何談恕罪,快快請起。”
李恪想了想,回道:“大將軍之榮已然極甚,爵位和官位上是難有進益了,但護駕之功若隻犒賞金銀又未免顯得薄弱,何不轉賞其子懷道?”
半晌以後,終究還是李恪先開了口,李恪一邊伸手想要扶住李承乾,一邊對李承乾道:“阿兄,你先給阿爹認個錯吧,我們畢竟是一家人,冇甚麼過不去的。”
秦叔寶道:“陛下放心,背叛再多,也不過都是過梁小醜,有我們這些老臣在,天下就冇人能動陛下一根毫髮。”
跟著秦叔寶破門,左武衛的人馬已經湧入內宮,在這一刹時李恪一眾轉劣為優,攻守瓜代,此處已經成了一邊倒的搏鬥。
李承乾道:“李恪狼子野心,早就盯上我的儲君之位,若非他,我何必如此。”
而現在的李恪已是親王之首,兼領北都太原,除了東宮之位,另有甚麼能叫李恪更進一步的呢?李恪想著此事,心中不由推斷起了李世民的心機。
李世民聞言大為欣喜,對李恪問道:“恪兒,叔寶護駕有功,也救了你的性命,你覺得該當如何封賞?”
李承乾所為確是鑄成大錯,如果李世民開口喝罵他一頓,李承乾決計是隻要受著的份,半句不敢回嘴,但李恪一開口,李承乾刹時便被點著了。
郡公之封,擱在權貴如雲的長安並不出挑,但大唐建國功勞後輩,縱是父輩已經位極人臣,但子輩冊封至郡公的卻不過寥寥數人,非常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