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1頁/共3頁]

“殿下之意臣省的。”馬周聞言,也應了一聲。

杜如晦起於行伍,又曾為宰相,佐治天下尚且遊刃不足,戔戔一個淮南又豈在話下,有他在,即使有人故意生亂,也不敢擅動。

李恪身份在此,周鼎方哪怕富甲東南,也毫不值當如許的人物“請”他過來,還親身宴請他。

李恪心中正在想著杜如晦的事情,正往揚州內城走著,剛到了內城門下,便也看到了城外等待著的杜如晦。

不過馬周頓了頓,彷彿想起了甚麼,卻又對李恪道:“乘機生亂之人倒是冇有,不過有一事殿下如果聽了,想必也會有些不悅。”

馬周想了想,對李恪回道:“杜相來的很快,有杜相坐鎮在此,揚州城中倒也無甚大亂。”

李恪之言,本在謙讓,但杜如晦卻一本端莊道:“殿下何必如此謙遜,馬賓王有宰相之才,臣平生少見,如此乾臣,殿下豈藏私,隻拘百裡以內,用一府當中,未免暴殄天物了。”

李恪不在淮南,杜如晦便是淮南首官,可現在李恪東歸,杜如晦自但是然地就退居了次席,李恪行事超出他,本就在便宜以內。

馬周聞言,應了一聲,道:“臣這就去辦,隻是不知今晚設席,可要算上杜相?”

明顯,杜如晦對馬周讚成頗高,李恪轉頭看了眼馬周,對杜如晦道:“門下之臣,竟能得國公如此讚成,倒是叫本王不測。”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存眷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支付!

李恪不在時,杜如晦便是一尊大佛,鎮得住江淮,對淮南時勢天然大有感化,可現在李恪返來了,小小的一個淮南同時存在這兩位大人物,杜如晦還是李世民的親信,杜如晦對李恪而言便隻能是掣肘。

百姓居不成無鹽,鹽行買賣多麼暴利,李恪比誰都清楚。李恪貴為親王,家財萬貫,封地萬畝,他本身自是不缺銀錢,可他欲奪嫡,天然少不得蓄養家臣,拉攏朝野各方,而這些破鈔都不是甚麼小數量,現在有如許掙錢的買賣自李恪手邊,他豈會錯過。

馬週迴道:“就在殿下失落後不過兩日,淮南鹽價高一起高漲,自每鬥一百八十文到三百文,現在已經到了近五百文,百姓當中有力購鹽者已大有人在。鹽之危雖不比大水這般來勢洶洶,但亦不成粗心。”

李恪翻身上馬,上前扶起杜如晦,對杜如晦笑道:“一載未見,蔡國公的身子倒是安康很多,實在是可喜可賀。”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